台灣四面環海 大家卻對海很陌生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撰文=信傳媒編輯部(圖片來源/Wikipedia)

四面環海的台灣,海洋領土面積較陸地多出10倍以上(中華民國管轄範圍內),形同是「海島型」國家;但長久以來,國人始終以「陸地思維」看待,導致海洋資源未受重視,甚至有瀕臨耗竭的危機。6月8日為聯合國決議的「世界海洋日」,這一天,環保團體與立法院共同發出聲明,呼籲蔡政府儘速成立「海洋及漁業部」,以實踐海洋保育、將漁業有效塑形成永續產業。

扁、馬政府都曾有意設立機關

事實上,過去無論是陳水扁、馬英九執政時期,都曾經有意成立海洋部、海洋委員會;但陳水扁的政策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強勢阻擋下宣告失敗,馬英九的主張也遭到民進黨團的阻擋而暫緩。

不過環保團體指出,一旦設立馬政府時期三讀通過的「海洋委員會」,幾乎20 年內不可能再升格改制為「海洋及漁業部」。

且該版本的《海洋委員會組織法》第七條中規定「編制表列有官等職等之人員,得在不逾編制員額二分之一範圍內,就官階相當之警察、軍職人員及2000年隨業務移撥之關務人員派充之。」若以此人員組合比例長期以往,將會嚴重影響台灣發展「正常、專業」的海洋事務治理與海洋產業輔導。

環保團體強調,這個機關真正需要的是漁業管理、港務、海洋休閒產業等專業人才,從拉高到二級的「部」層級,才能就整體呈現海洋事務各面向,以平衡海洋主責機關的調性。

環團:已沒有下個20年可以再虛耗

立法院包括姚文智、管碧玲、陳其邁、莊瑞雄、陳學聖、蔡易餘、楊曜、趙天麟、賴瑞隆及陳曼麗等16位長期關心海洋發展的立法委員,都期盼政府成立「海洋及漁業部」。且《行政院組織法》第三條及第四條條文修正草案,也獲得了共 57位「過半數、跨黨派」的立委連署,目前該案正處於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階段。

台灣自凍省以來,政府便著手進行了長達20年的組織改造運動,陸續將業務量較大、或是業務性質與政策執行,需要從中央到地方窗口一致的二級機關,名稱統一調整為「部」,例如勞委會改為勞動部,衛生署改為衛生福利部,或未來的農委會改為農業部。

國人對於海洋相當陌生,甚至不明白「海洋思維」與「陸地思維」大相逕庭,因此對於海洋事務,就連政府到底要歸類為委員會、或是部,都搖擺不定。讓環保團體不禁感嘆,「我們國家已經沒有下個20 年可以再這樣虛耗了。」

完整管理,才能競爭百億美元的潛水市場

環保團體指出,海洋事務包羅萬象,尤其進入21世紀以後,還包括了漁業管理,愈來愈龐大、複雜,海洋治理早已不能單純以「橫向協調」的「委員會」簡單應付,須從中央以「縱向指揮」的「部」模式統整事權,將保育、漁業、各種船隻管理、各類港口資源整合、海洋休閒產業及海洋能發電等高度相關卻相互牽扯的業務,聚攏於同一部內。

漁業對台灣海洋的影響無所不在,但在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面臨嚴重枯竭危機時,國人餐桌上的魚仍八成以上都來自進口與養殖。環保團體直言,若不儘速提升漁業管理單位的層級、增加漁業管理預算、強化海洋科研,單憑海巡署與海洋保育署,是不可能真正實踐海洋保育、將漁業有效塑形成一個永續產業。

若此刻政府不趕緊提升漁業管理能量,我國也將完全無法因應國際漁業管理潮流帶來的壓力,甚至無法帶動台灣做出有效的海洋生態保育,去競爭每年數百億美元產值的國際「潛水觀光」市場;終將浪費民脂民膏,白忙一場。唯有成立「海洋及漁業『部』」,才能達成這個海洋任務。

延伸閱讀

■  被拒於門外不是第一次!彰化居民包車北上關心台化案卻進不了環保署
■  大潭電廠環評髮夾彎 環保署長李應元被海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