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後會發生什麼?「青鳥行動」翻轉「藍白綠」格局?

protesters outside legislative Yuan of Taiwan
青鳥成為抗爭標誌,象徵的是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 [Getty Images]

520就職典禮上「多數尊重少數」的呼聲言猶在耳,賴清德的新政府和執政綠營就立刻遭遇了一支寸土不讓的藍白聯軍。

歷經四次院內院外的攻防戰後,台灣立法院5月28日在藍白陣營人數優勢下,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包括在《刑法》增加備受爭議的「藐視國會罪」。

國民黨與民眾黨團歡呼「陽光國會」,反對法案的民進黨立委則高喊「反黑箱、反惡法」抗議,後者已預告將通過行政院和大法官提出「覆議」和「釋憲」。

立法院外連日來的民間抗議活動得名「青鳥行動」,除了台北有數萬人多次集會,示威浪潮也蔓延至首都之外,現場參與者跨越不同世代,不只傳統綠營支持者到場。

儘管這個回合藍白聯軍在國會優勢盡顯,但從長遠看這場戰鬥似乎難言贏家。有學者對BBC中文分析,民進黨有望藉事件重獲新生代支持,若年輕選民從民眾黨轉移到民進黨,有機會讓「藍白綠」的三黨格局,逐漸重回藍綠對決的傳統兩黨制。

國會擴權的影響

三讀通過的條文包括五大方向: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訂定藐視國會罰則、強化國會人事同意權、賦予國會調查權及聽證權。

Members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protest inside the Legislative Yuan in Taipei, Taiwan, on Tuesday, May 28, 2024. Taiwan lawmakers passed legislation that could curb the authority of newly inaugurated President Lai Ching-te as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gathered outside parliament to oppose the changes. Photographer: An Rong Xu/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國民黨與民眾黨團歡呼「陽光國會」,反對法案的民進黨立委則高呼「反黑箱,反惡法」抗議。 [Getty Images]

法案內容以在野黨國民黨(藍營)與民眾黨(白營)提出的版本為主,少部分條文採用執政民進黨(綠營)版本。

新一屆立法院113個議席中,在野藍白兩黨分別有52和8席,執政綠營則只有51席屬少數派,構成「朝小野大」格局。分析認為,這次國會改革觸發爭議,某程度反映了大選後的政黨鬥爭。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告訴BBC中文,藍白兩黨聯手合作推動法案的基礎,主要是對執政民進黨的共同仇恨,國會一旦成功擴權,賴清德總統的日子將更難過。「賴政府上台前,我們已知道他提的法案將很難過審,現在藍白多了『懲罰』民進黨的權力,以後只會成為常態。」

台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張峻豪教授也對BBC中文表示,可預見藍白陣營會嚴格審查兩岸相關的法案,包括民進黨執政早年通過的《反滲透法》,以及針對陸生、陸客來台的政策,而在行政、立法不一致的情況下,預算案涉及國防外交的部分有可能在立法院遭大幅度刪減。

國會改革法案最受爭議的條文包括「藐視國會罪」,被質詢者如違反規定最高可被罰款新台幣20萬元(6214美元),公務人員接受質詢時虛偽陳述,也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張峻豪認為這恐進一步拖垮賴清德政府。「官員可以被罰20萬,但一個部長月薪才18萬,以後誰會願意當官員?少數政府已經很難運作,現在寒蟬效應下,內部還動搖心態。」

年輕世代會否回歸綠營?

國會改革法案爭議,除了影響行政、立法關係,也牽動藍白綠三黨版圖,可能改變未來台灣政局。

民間連日來四次包圍立法院的抗議活動,起初被形容為「太陽花2.0」,其後命名為「青鳥行動」,據稱是源自立法院旁的「青島東路」,網友以「青鳥」借代「青島」作為號召。

5月28日三讀當晚,大批民眾冒雨包圍立法院,人潮從青島東路、濟南路溢到中山南路兩個車道,公民團體稱集會人數超過7萬人。示威浪潮更超出台北,在台中、台南、高雄等15個縣市遍地開花。

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助研究員劉文對BBC中文表示,多數人選擇在自己的縣市參與,將有助於未來行動「在地扎根」,而她在現場觀察到集會民眾的世代非常多元,對於曾經歷2014年太陽花運動的參與者,不少是出於對現民眾黨籍立委黃國昌的怨恨。黃曾是太陽花的核心人物之一,加入民眾黨後帶頭與國民黨合作,被部分人視為「背叛社運」。

至於20歲以下的新生代,他們沒有經過太陽花運動的洗禮,視執政八年的民進黨為建制,多數支持民眾黨。劉文認為,青鳥行動對這批年輕人「絕對是新的公民運動啟蒙」,他們會移動既有的藍白綠版圖。

「民眾黨的基礎選民皆是『討厭民進黨』,靠攏國民黨、成為『小藍』,是一種理智的政治估算,但目前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一人凌駕全黨,其他民眾黨政治人物失去主體性,加上柯文哲被官司纏身,這是民眾黨未來的隱憂。」

TAIPEI, TAIWAN - MAY 28: Thousands attend a protest against the Parliament reform bill outside of Legislative Yu during the vote for its pass in Taipei, Taiwan, on May 28, 2024. The legislators of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protest against the opposition Kuomintang (KMT), and Taiwan People's Party (TPP) over the parliament reforms. The Parliament reform bill has been passed. (Photo by Man Hei Leung/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是示威者的抗議對象。 [Getty Images]

身在台北的美國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研究員宋文笛持相同看法,他認為青鳥行動最直接的影響,是讓年輕人再次覺得「和民進黨站在同一邊可以是很酷的事」。

他對BBC中文說:「賴清德在大選期間主張維持現狀和政策延續性,讓年輕選民感覺了無新意。如今立法院爭議讓民進黨對台灣青年講述一個新的敘事:台灣外有北京的軍事威脅、內有在野黨在立法院強渡關山,『維持現狀』不再是無趣的老邁保守,而是熱血的勇敢堅守,而唯有綠營是他們的戰友。」

宋文笛研判,這將加速年輕選民從民眾黨回歸民進黨陣營。「民眾黨黃國昌是示威者的首要抗議對象,比國民黨更甚,這在政治利益層面無疑對民進黨是個好兆頭。如果年輕選民真的轉向民進黨,那台灣政治格局將從藍綠白的三黨制,逐漸回歸傳統藍綠對決的兩黨制。」

A demonstrator holds a sign as they occupy a road in protest against plans by the main opposition Kuomintang (KMT) and the Taiwan People's Party (TPP) to expand the parliamentary powers during the vote for the Parliament reform bill, outside the Parliament in Taipei on May 24, 2024. Tens of thousands of Taiwanese protesters rallied day and night outside parliament on May 24, as lawmakers inside traded insults, blows and theatrics over a series of bills to expand the legislature's power. (Photo by Yasuyoshi CHIBA / AFP) (Photo by YASUYOSHI CHIBA/AFP via Getty Images)
示威者認為藍白陣營有北京支持。 [Getty Images]

美國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則告訴BBC中文,如果民進黨的盤算是透過這次爭議,徹底將原本失去的年輕支持者重新聚集,並將事件扣連「抗中保台」論述,有機會形成更大輿論壓力迫使在野黨退讓。

「賴清德的40%民意,有可能靠這次抗爭拉抬,只不過,代價恐怕是造成台灣社會年輕世代之間也出現對立。現在看到的紛爭,明顯沒有考慮到台灣的外部挑戰和長期發展,大家都只想著支持度和下次選舉。」

接下來,朝野還有哪些招?

法案三讀通過後,藍白陣營形容國會改革是「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重要的里程碑」。

國民黨強調,這是百分百台灣內政問題,批評部分媒體指「國會改革有利中共」等說法,「都是比歐威爾(奧威爾)式的囈語更荒謬的無稽之談」,更是無視大選後的多數民意。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國會改革討論了30年終於能通過,呼籲總統賴清德與民進黨理性討論,不要濫用支持者的信賴而鼓動仇恨。

執政民進黨則稱「民主已死」,「台灣人民眼睜睜看著藍白兩黨架空台灣,歷史不會忘記這一刻」,批評藍白兩黨「強渡關山」違反程序正義、藐視民主的立法方式,最後終將遭民意反噬。該黨已預告,將提出「覆議」和「釋憲」。

覆議要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通過門檻是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但由於在野藍白陣營佔了國會多數,外界預料執政綠營覆議的成功機率不高,只是拖延之計。

至於釋憲,只需立法院全體四分之一席次立委連署聲請就可提出,以立法院113席計算,最低門檻為29席。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明會提出釋憲,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表示,黨中央尊重並支援。

另一方面,國會改革後續爭議可能燃燒到監察院。在法案三讀通過後,監察院發聲明引述《憲法》規定指,調查及調閲權等監察職權專屬監察院行使,立法院表決通過的部分條文涉違反權力分立,監察院無法接受。

對此,國民黨團總召傅昆萁以「廢除監察院」的主張回擊,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也承諾這是下階段憲政改革目標,他指監察院每年花費10億元新台幣維持運作,卻「只敢打蒼蠅、不敢打老虎」,已徹底喪失人民的信任。

根據1947年頒布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實行「五權分立」,代表政府五權的最高層級機關為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民進黨過去也曾提出廢除監察院,但在社會撕裂的現況下,此時修憲恐讓政治混戰再度上演。

「行政、立法關係緊繃,這三個月已經亂成這樣,未來政治戲還會一直演。」學者張峻豪說,「台灣人民不喜歡看到爭吵打架的場面,如果藍白繼續亂,賴清德支持度會上升,搞不好2028年就可以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