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 海大展示海洋能源研發成果

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在海大攤位合影。(圖:海大提供)
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在海大攤位合影。(圖:海大提供)

▲台灣海洋能發展協會在海大攤位合影。(圖:海大提供)

二○二二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即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開展,展出超過九百個攤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以潔淨零碳新海洋為題,並以「節能儲能」、「淨化除污」、「零排污」、「負碳科技」及「新能源」五大面向海洋能源研發成果,於一樓展場K區六三○攤位實體展示,並以永續發展目標,為臺灣能源自主及綠能科技產業躍升提供專業策略,打造人類未來所需的新能源科技。

許泰文校長表示,海大整合水上水下新型綠色能源技術,並呼應海洋循環經濟產業創新,希望打造出一個海洋綠色能源島!

臺灣有九十八%的能源仰賴進口,推動經濟發展的燃料,多是進口能源,深受能源市場風險的影響。海大致力於再生能源的研發,積極回應國家能源發展政策,海洋工程科技中心研發海洋關鍵模擬技術,透過本土化、三維大氣、海洋及地形變遷耦合數值模式(3D-AtOM)能重現海域複雜的海況模擬,應用於海洋工程規劃設計,著重在本土海洋產業之創新與提升,如風機基礎液化監測、動力分析與防護工法、地形變遷、友善空間規劃與生態復育及風機運維新技術開發與應用,並在海大建置波浪與海流發電機實體測試場及示範電廠,完善國內海洋能源產業相關技術及培育產業發展所需人才。

海洋能發電是零廢棄物、零排碳的發電方式,波浪能發電更是新能源市場關注重點,機械系林鎮洲教授優化氣室幾何造型之L形振盪水柱式波浪能轉換器,進行氣室尺寸之優化設計,可提昇其能量捕獲效率。

經人工神經網路搜尋最佳值,並以數值模擬進行水槽擬真,結果顯示該L-OWC之最佳轉換效率可達○‧八八(實尺寸波浪週期為九秒下),透過技術推力,預期波浪能發電的成本會逐漸下降,提升我國能源自主及多元發展之可行性。

光電系李弘彬教授以離岸風機防腐蝕塗料為主題,展出試驗中的海洋防蝕塗料實驗試片,能夠提供未來運維離岸風電重要的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