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未來》日經指數1年飆21%,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揭「PBR改革心路」:日本終於擺脫陰霾

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於《今周刊》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分析兩年來的PBR改革以及他對日本未來的經濟展望
東京證交所社長岩永守幸,於《今周刊》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分析兩年來的PBR改革以及他對日本未來的經濟展望


PBR(股價淨值比)改革、以及受惠日圓貶值,日經指數過去一年以來上漲21%,今年3月更衝上40,888點歷史新高。東京證交所(下稱東證)社長岩永守幸周二(6/25)接受《今周刊》專訪,並於《今周刊》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發表專講,針對PBR改革進展、日本經濟分析,展現日本吸引海外資金、在整體企業利益向上當頭趁勝追擊的展望。

日企獲利連年成長,股東配息大幅上升

在專講開頭,岩永表示,今年3月22日,日經指數站上歷史最高點40,888點,總市值達987兆日圓,相比1989年12月底,日經指數為38,915點,總市值僅590兆日圓。「從市場規模來說,日本已經大幅超越泡沫經濟時代!」岩永如此強調。又今年3月,日本宣布解除長達8年的負利率政策,「日本終於可以擺脫陰霾,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岩永笑著指出。

日本企業營收與獲利連年成長,也帶動企業配發給股東的股息比率上升。岩永說明,「日本股利支付率過去長年都是兩成左右,現在是36%,有明顯的成長,比美國標普五百指數的34%還高。」

然而,股息支付率的上升,背後固然有企業營運基本面的改善因素,但回顧過去一年,不少專家都認為,東證的PBR改革無疑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對此,岩永解釋,東證為了吸引海內外資金投資日本企業,自2023年3月31日起,要求上市公司,需針對提升PBR(股價淨值比)進行分析、並提出對應的改善計畫書,以讓海內外投資人更了解公司經營狀況。岩永指出,如果公司在2025年前的PBR未有顯著改善,則將勒令下市。

為了提升PBR,不少公司決定配發更多股息給股東。岩永表示:「看到企業向股東分配更多利潤,我很樂見企業為了提升PBR而做出這樣的努力。」

PBR改革推波助瀾,企業開展與投資人對話

岩永也分享PBR實施以來的進展,在2022年7月,東證尚未推出PBR改革計畫前,PBR小於1的企業,占全體在Prime(主要市場)上市公司高達五成,同樣時間,美國標普五百指數僅有5%的企業PBR小於1。

東證對上市公司做出要求,加上海內外媒體的推波助瀾,市場出現「如果PBR不到1,可能就要被下市的論調」,東證的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日本企業家也對這次東證的要求格外重視。

岩永指出,2024年5月,Prime市場已經有超過7成的企業公布PBR改善計畫,其中PBR不到1、市值達1000億日圓以上的公司,公布的比例高達93%,至於總市值較小的公司也有改善。岩永補充,PBR不到1、市值小於250億日圓的企業,有超過一半公布其PBR改善計畫。

「企業不只是單純公布計畫而已,我們還看到很多企業,已經為了提升PBR採取行動。」岩永表示,他聽聞有一些公司社長,過去從來沒出現過在自家的股東說明會,現在卻會親自出席,好好向股東解釋。此外,岩永補充,「也有公司嘗試透過M&A、TOB(公開收購)、減少交叉持股等方式提高PBR。」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推升日本企業的獲利成長動能,相當程度亦來自日圓貶值。

岩永對《今周刊》分析指出,日圓對美元每貶值一元,日本整體企業獲利可以成長0.3%,反之,如果日圓對美元升值,若升幅達到10日圓,整體企業獲利就會減少3%。岩永觀察,以目前日本企業的營運表現來看,減少3%或許影響不大,但如果升幅達到20日圓,對以出口為主的日本企業來說,營運上就會比較嚴峻,「明年3月這些企業提出的營收、獲利預測,預料也會更為保守。」 岩永說。

提供上市公司支持,東證成立支持小組

另方面,岩永也有感而發地指出,雖然已經有愈來愈多公司意識到與投資人溝通、以及提高PBR的重要性,不過,「仍然有公司沒有足夠的資源,去分析經營現況以及提出妥善改善的計畫。」對此,岩永表示,東證在今年2月公部PBR改善計畫範例,供其他公司參考。

此外,東證也為此成立上市公司支持小組,岩永本人也參與在內。該小組的一大任務,岩永解釋,就是透過走訪全日本各公司,向各企業的社長說明東證實施PBR改革計畫的原因,以及期待企業做的事情。這樣的說明也有了成果。

岩永回憶,有位公司社長此前特地登門拜訪,向他說:「之前從來沒有遇過東證的社長親自前來說明的事情,既然東證特地來了一趟,那我們也必須做點什麼!」

岩永指出,該企業社長提到,在岩永來訪後,他召集了公司的5名員工,研究東證所公布的範例,希望自家企業也能為PBR改善計畫做出貢獻。

緊抓日股漲勢,持續吸引海外資金

在支持小組之外,岩永補充,東證接下來也將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期持續吸引海外資金,例如,他舉例,為了方便海外投資人了解經營狀況,東證將從2025年4月起,規定在Prime上市的企業,須以英文公布財報以及重要訊息等內容。

岩永對《今周刊》表示:「當今翻譯軟體發達,且在亞洲的整體環境中,台灣、韓國等國家的英文資訊揭露都已做得(比日本)更完整,日本不能落後。」

此外,岩永表示,東證也把促進跨境上市作為發展重點,例如在今年3月成立了「東京證券交易所亞洲創業中心」(TSE Asia Startup Hub),鼓勵具潛力的亞洲企業在東證IPO。

為了支持這些企業,岩永指出,東證已與14間日本的證券、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公司組成合作夥伴,提供相關輔導。岩永透露,現在許多企業正在申請,「當然也包含台灣的公司!」。

岩永說明,預計最快在今年9月,東證就會先篩選出第一批的10間潛力企業,並對外公布。「我相信名單公布後,這些公司在日本的知名度一定會提高,他們也更容易和日本創投公司建立聯繫。」岩永笑著說。


更多今周刊文章
存股族看過來!中信金、國泰金、開發金…金控股除息秀登場,元大金打頭陣,4檔殖利率破4%一次看
00940首次配息0.05元「不到3小時爆17萬張大量」,為何達人說年化配息率6%不算太差?想領高息時間點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