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未來》種樹、保育黑熊、修復火車及海草床復育,都是ESG … 農業部:永續做得好,對農業好、企業好,整個環境都好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


「永續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不可以將資源在我們這一代耗竭掉。」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說明,「我們過去是線性耗竭式經濟,包括資源耗盡、土地劣化、氣候變遷,讓大家嘗到苦果,希望用循環可持續式經濟,例如資源循環、農業永續、糧食安全等,保留更多資源,讓下一代可以享受比我們更好的環境。」

「農業可以和企業緊密結合,推出農業永續ESG」

《今周刊》週四(6/27)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莊老達以「從田間到全球 x 臺灣農業的ESG轉型之路」進行專題演講。

莊老達指出,農業是基於土地的產業,工商業及各種發展都是在土地上,「大家需要土地給予的資源,也有共同責任要去照顧它,因為一旦土地受到侵害受,苦果是需要來大家共同承擔。」

他表示,農業部在改制為農委會的前2年已經成立淨零辦公室,是各部會中最早成立的,「農業可以和企業緊密結合,推出農業永續ESG,分成3大類,包括:淨零永續、生態保育、暖心農村。」

和企業合作 重點在參與

他舉例說明,台泥是排碳量較高的產業,需要做能源替代,和農業部在花蓮合作,將入侵種的銀合歡移除後的樹木,交給台泥做為能源替代。同時,入侵種移除之後的土地,再種植本土樹種,種樹又有碳權,兩者兼具。

農業部也和大亞電纜、奇美實業,分別在2023和2024年合作,在灌溉渠道的旁邊種樹,民眾不論是騎腳踏車或是散步,都能身處在一邊有水、一邊有樹的環境中,「樹可以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抓下來,也有碳權。」

他說明,農業部希望能和更多企業合作推動ESG,「我們的目的不是金錢協助,更希望是活動式的參與;『參與』才是執行農業ESG最重要的事;我們希望企業知道,農業需要大家一起來關注的產業,因為生態系和大家是息息相關的。」

針對企業需求 客製化專案

莊老達表示,和永續相關的國際標準,包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以及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都已受到企業重視,也和農業有關。

「林業保育署推出媒合平台,不論是國際趨勢或是國內政策,都可以結合到綠色金融、國際發展,我們會提供更好的場域,以更方便的方式讓企業可以在農業的領域來執行ESG。」

「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給予,這才是我們提供農業ESG場域最重要的精神。」他再次強調,在林業保育署媒合平台,和E及S有關的。E是自然環境,包括:自然碳權和生物多樣性,S是林業社會文化,和林業文化或是山林文化有關。

他指出農業部在推出ESG專案時,都是客製化的,「我們會跟企業討論,企業的理想是什麼?農業部可以提供的場域跟資源是什麼,可以來一起來推動。」

守護爺蟬、保護台灣黑熊 都是永續

農業部目前已有40幾個媒合案例,如:在嘉義縣草山社區,推出「攜手種樹守護台灣爺蟬的家」;另外還有「紅石2號台灣黑熊-傷癒健康回歸山林計劃」,對準到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框架。

協助修復火車也可以是ESG,他表示,之前曾經推出「蒸汽再現—國寶阿里山林鐵蒸汽火車整修」專案。

當企業和農業部合作執行專後,農業部會出去專案成果證明,感謝企業一起來參與,另外,也可以去對準到SDGs,「讓大家在揭露公司的永續報告的時候,可以很明確去對準到我們到底在做了什麼事。」

藍碳有發展潛力 台灣海洋很適合

除了陸地,莊老達指出,海洋也是很好執行ESG的場域,「在台灣海域裡有很多可以適合來做海草床,這和藍碳有關。」

「海草是很重要的藍碳的來源,它的光合效應比森林高,有很大發展的潛力。藍碳不是只有碳,有很多的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他指出,農業部未來會推出ESG store平台,盤點更多場域、和企業來執行,「除了碳、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會有更多的合作專案會,只要企業有興趣我們就會有專門的團隊去跟企業討論、一起參與。」

「既然要參與,就是要客製化,我們要知道企業需要什麼?我們可以提供給企業的ESG在農業執行。」

最後,他強調:「氣候變遷跟生物多樣性和大家有關,永續做得好,不只農業好、企業好,對整個環境都好。


更多今周刊文章
新冠燒起來「孕婦插管送ICU」、他全程戴口罩看診也中鏢!單周恐破10萬人次染疫,口罩令要恢復?
赴中國旅遊警示連跳3級直升「橙色燈號」,陸委會:非必要避免進入陸港澳…要去先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