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未來》2050年淨零碳排,氫能成轉型要角 … 群翌能源總座:靠單一公司不易成事,需跨產業合作、找出最佳商業模式

▲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在《今周刊》舉辦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中以「氫能在能源轉型中的角色」專題演講。
▲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在《今周刊》舉辦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中以「氫能在能源轉型中的角色」專題演講。


「氫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儲存形式多樣、應用多元,在使用時不會釋放有害氣體,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群翌能源總經理陳致源在《今周刊》舉辦2024 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中以「氫能在能源轉型中的角色」為題指出,該公司投入氫能17年,發現想要發展出商務模式很困難。

「氫能需要跨非常多部門合作,包含電能、再生能源、化學機械、化工等,很難單靠一家公司就能夠做起來,在日本、歐洲、美國、中國都是一樣,必須是一整個區塊、不同行業聚集起來,一起合作打造商業模式。」

陳致源強調,「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開始行動、去做、去試,並且跨不同領域,共同地找到商務模式,如此氫能的應用才有可能在台灣真正的商業化和產業化。」

陳致源表示,過去幾年很多新聞開始提起氫能,尤其隨著氣候變遷,「因為天氣越來越熱、雨越下越大,要用什麼手段能解決?第一個當然是二氧化碳。」

他說明:「台灣大部分的能源仰賴進口,包括瓦斯、天然氣、石油,大部分的能源來源都有碳分子,不管燒掉、發電,最後都會變成二氧化碳。」

政府的目標是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因此要思考有什麼樣的能源不排碳,又具備熱值,能夠提供工業、運輸等產業使用,「這是氫能被提起的原因,每公斤它具備的熱值,也就是擁有的能量,對比其他的能源都非常多,但它不帶碳。」

氫氣可替代能源 但無法全面

陳致源指出,台灣的淨零策略中,很明確的將氫氣放在其中,將氫氣做為一部分的能源替代。然而,在其中也有挑戰,有4個產業無法完全電氣化。

1. 重型載具,如:卡車、火車、飛機、輪船等。

2. 燃燒熱能,如:水泥、生醫行業。

3. 石化合成產業、半導體等。

4. 鋼鐵水泥業

他強調,必須要給這些產業一些解決方案(solution),幫助它脫碳,這也是現在氫氣主要的應用。第一個是它必須要有乾淨的燃料,第二是高熱值,帶著非常多能量,可以直接燒它,「氫氣在這些行業裡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許多企業都將2050年「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至2030 年或2040年,他認為:「這是非常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台電。」

儲能產業盛行 電網要平衡

陳致源提及,現在的再生能源越來越多,問題是如何儲存,「在傍晚的3個小時,再生能源下降的數據是4800多個MW,也就是說當太陽能或是風力下山的時候,這一瞬間電廠必須要有這麼快的上升速度,能夠把它追上來。」

「當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再生能源,電網怎麼去做平衡(balance)?到底有什麼樣的手段能夠在那麼短的時間讓所有的電網非常穩定,或者是在白天如何存下再生能源,電網的手段到底是什麼?」

他強調:「最近這幾年儲能行業非常盛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必須要有時間把它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放出來,像這次花蓮地震就有非常好的展示和例子,當發生地震的時候,儲能發生非常大的功效,在非常短的時間幫助了電網恢復穩定度。」

氫能可儲存、可運送 是新機會

氫能的優點是可以儲起來,因而能夠創造商業模式。陳致源表示,就是「削峰填谷」,「當電便宜的時候存起來,電變貴的時候賣出去,藉由差價來運營、做出收益。

「未來當我們可以把電力轉換成2次能源,變成氫能,可以將氫能應用到燃燒行業、化學行業,有非常多商務模式可以去操作;甚至當電網沒有辦法承受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氫氣從一個地方、利用車載運到另外一個地方,尤其台灣是一個各點距離沒有那麼遠的地方,這些都是未來新的機會。」

「我們可以幫助電網解決現在白天電過剩,或是電網需要被平衡的時候的手段。」

不過,由於氫能必須要跨產業合作,無法只靠一間公司,他呼籲各產業一起共同合作,找到最好的商業模式並產業化。


更多今周刊文章
50歲勞保年資滿25年,老年給付可以領多少?2張表無腦看:一次領還是月領好?年金改革有什麼影響
存股族看過來!中信金、國泰金、開發金…金控股除息秀登場,元大金打頭陣,4檔殖利率破4%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