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太陽能史上最大合併案... 新日光昱晶昇陽科下周一停牌

工商時報【王中一、呂雪彗╱台北報導】 國內太陽能電池大聯盟即將成軍!包括新日光、昱晶和昇陽科等三家廠商昨(13)日同步公告將於下周一暫停交易,當天下午還將聯袂舉行重大訊息發表會,包括經濟部、國發會都將派員參加,意味著台灣太陽能史上最大的合併案即將發生。 據悉,三家業者日前拜會行政院高層,獲得樂觀其成態度,最近找上國發基金及經濟部尋求資金協助,未來新日光、昱晶及昇陽科等三家業者,將向國發基金申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資金挹注,並爭取經濟部促成中油、台電或中鋼等注資,提升國際競爭力。 一年一度的「PV Taiwan台灣國際太陽能光電展」即將於18日開跑,趕在開展前就傳出,新日光、昱晶和昇陽科可能整併為一家新公司;此外,還會引進國發基金、經濟部和部分國營單位的資金,規模約50億元。在組織方面,傳出會由其中兩家公司的主管分別擔任董事長和執行長職位,分掌採購和業務,另一家主管則會「裸退」。 法人表示,三家公司整併不僅可裁減組織運作成本,降低重複研發費用,並可強化採購能力,及減少相互殺價搶單的衝擊,加上來自於官方的資金奧援改善財務狀況,將可大幅提升整體競爭力。 近年來,各國政府無不積極推動太陽能發電,其中大陸新增的太陽能發電裝置量算得上是「等加級數」,但大陸廠商在政府支持下瘋狂擴產,以「等比級數」增加的新產能導致嚴重的供過於求,整體太陽能產業環境嚴重惡化。 對台廠來說,除了價格無法與之競爭,在缺乏終端模組品牌和太陽能電廠作為出海口的兩大奧援下,只能淪為「打工仔」,加上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的國際貿易戰,在美、中兩大強權鬥爭下,台廠屢被牽連拖累,也讓業者不堪其擾。 因此,國內產業整併傳言始終不曾間斷,但因為各家廠商的股本、產能、人員皆大不相同,海外佈局狀況不一,且經營團隊手中持股多寡也差異極大,談判難度確實相當高,上述三家廠商的合併傳言在今年中也曾傳出,總算在近日達成共識。 國內太陽能產業發展多年來已歷經數波整併,包括新日光合併台達電旗下的旺能、茂迪拿下聯電體系的聯景和二極體廠強茂旗下江蘇艾德的電池產能。 除此之外,退出市場的更是數不清,規模最大的堪稱榮化旗下的多晶矽廠福聚,至於採用薄膜、聚光型等其他製程的電池廠,還有矽晶圓廠更是倒成一片,在「四大慘業」當中的慘況堪稱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