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者:美國一定會介入台海軍事沖突

(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7月中旬以來,中國在渤海、黃海、東海、台海和南海舉行了約10場軍事演習,台灣專家認為,同以往比較,今年的軍演規模並不最大, 但對台灣有針對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國軍機飛過邊界中線更為頻繁,8月10日解放軍殲10和殲滅11飛過海峽中線,今年2月也發生過一次。在北京繞道巡航過程中,台灣的飛機和軍艦將出動采取監控措施,如果稍有閃失,就會發生所謂的"擦槍走火"。有未經證實的消息,台灣國防部已將向澎湖調派F16戰機,以爭取5至6分鐘的緊急應變時間。

不過,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對德國之聲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北京的行動被台灣看作是挑釁,但發生擦槍走火的概率微乎其微,因為它的後續效應非常大,因此各方都極為小心謹慎。"

台灣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在"有話好說"訪談節目中表示,"擦槍走火"是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都要避免的,而"中共領導人不希望跟美國在台海有任何軍事沖突。"

台灣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湯紹成在同一檔節目中說,對付台灣的後面是對付美國,因此中國軍事能力問題應該打上問號。現在中共已走到使用武力威脅這一步,軍演就是這一動作的體現,"下一步是真正使用武力。"他說,北京不想造成"殲滅戰"的後果,而"癱瘓戰"的使用率更高。

西方安全問題專家普遍認為,鑑於中美雙方在該地區的頻頻動作,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在增大,"但沒有一方願意打響這場軍事沖突。"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告訴路透社,中國在這個地區的行為越來越咄咄逼人,誤導發生意外沖突的憂慮在增加,而其後果也難以逆料。以《環球時報》為代表的中國媒體一方面強硬表態,為提升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喝彩,另一方面卻又多次強調中國"不打第一槍"的立場。

目前沒有人能夠排除兩岸出現擦槍走火的可能,因為仍有一些"重大意外因素"難以排除,它們包括台灣觸碰到北京不可回避的紅線,或者中共為轉移內部重大矛盾而向台開戰。

雖然兩岸開戰還處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但談論的方式已發生變化,更有針對性。前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溫尼菲爾德(James Winnefeld)和前中央情報局副局長莫雷爾(Michael Morrell)日前聯合撰寫的文章設想了一幅場景,即美國大選過後、新總統宣誓前的混亂階段,中國趁機對台灣下手。這篇題為"從未有過的戰爭"警告說,解放軍可能在2021年1月19日至21日,即美國總統交接期的三天裡武統台灣。

台灣島內對中國軍隊武力攻台的議題不得不密切關注。幾天前,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一次講演中拋出"首戰即終戰"的說法,他認為,如果中國解放軍攻台,台灣沒有機會等到美軍的援助,"而且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在他看來,"台灣不求戰、不畏戰,但除備戰之外,更要積極避戰"。

馬英九的言論很快遭到台灣現政府強力反駁。蔡英文總統發文稱馬前總統對國際和兩岸情勢的最新動態毫無掌握,"終戰"是導致最不安全的說法。她批評馬英九在國家內部"尋找敵人",並問馬英九為什麼同主流民意有很大距離?台灣民意基金會周一(8月24日)公布了一項最新民調,其中針對馬英九"首戰即終戰"的論述,58.3%的受訪民眾不同意這種說法,同意的則是33.9%。

抵御住第一波炮襲,美國一定介入

如果兩岸開戰,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台灣國軍能夠抵御多長時間?台灣軍事問題記者吳明傑在"有話好說"節目裡表示,從硬體防御而言,每年的漢光演習就是在練習抵御對岸發過來的第一波千枚導彈,做到第一波不被打癱,指揮系統仍舊能運作,硬體上國防勢力尚能反擊。但吳明傑認為更重要的是"抗敵意志",不能"一棒下來,你就瓦解了,投降了,這時美軍可能來不及反應,因為幾天之內你就已經投降了。"

然而,兩岸的軍事作為,從來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通過軍事手段達到政治目的。一旦武力攻台局面出現,張五岳教授認為,"北京不會全面對台動武,而是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成就,以武逼和,以武逼降。這也是如果發生兩岸軍事沖突這一不幸事件,同在其它地方發生戰事所不一樣的地方。"

那麼,台海一旦火並動武,台灣國軍挺住了第一波打擊之後,美國會來營救嗎?馬英九在講演中所說過"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張五岳教授分析認為,台灣遭受大陸的軍事打擊,美國一定會出手。但問題是,美國的介入能否改變戰局,能否讓台灣回到原來的地位?他說"美國的介入以什麼方式,能否有效防範中國的軍事動作,或者在軍事行動開始後,能否阻遏中國對台灣造成更大傷害,被中國佔領後,能否讓台灣起死回生,這些都充滿著各種可能。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一定會介入。"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