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將打造首座核融合實驗設施 地點選定桃園市國原院

國原院物理所所長馬維揚介紹核融合相關研究計畫,並展示托卡馬克模型。(楊文君攝)
國原院物理所所長馬維揚介紹核融合相關研究計畫,並展示托卡馬克模型。(楊文君攝)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曾表示,得核融合者得天下。儘管此技術離問世還要20年,但各國都積極開發中,國科會曾透露台灣不會缺席。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今天(17日)宣布,將於桃園市國原院院區建置國內第一座約兩米高的小型球形托卡馬克(Tokamak)研究用實驗設施,為核融合研究做準備,預計116年完成。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17日指出,自112年3月起,就與成功大學、清華大學及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合作執行國科會「磁約束高溫電漿研究」整合型計畫,也就是核融合關鍵技術研究。

目前已規劃將於國原院院內建置國內第一座小型球形托卡馬克(Tokamak)研究用實驗設施,取名為FIRST (Formosa Integrated Research Spherical Tokamak)。托卡馬克有「人造太陽」之稱,外型會呈現環狀結構,利用極高溫度、壓力等技術產生核融合反應;若可控制,將能永久解決能源問題,且不會產生核廢料。

國原院物理所所長馬維揚指出,初期會將FIRST的電漿運行加熱至100萬度,進行控制電漿行為的先期研究,但預計還會面臨高溫材料、人才等挑戰,將藉由國際合作方式強化研究量能。他說:『(原音)目前我們設計了托卡馬克裝置,這個模型是1:16,實體大概兩米高左右,裡面會有運行的電漿,我們會加熱至100萬度,真正的核融合設施需要1億度以上,我們是100萬度,主要是研究控制電漿的行為。』

據了解,此規劃預計114年進行FIRST組件的採購與組裝,並規劃於115年完成FIRST系統整合,116年開始,將開始進行運轉測試。

至於此裝置若遇到地震是否會有危險?馬維揚強調完全不會,「頂多就是設備壞掉」,不會產生核分裂的連鎖反應。

馬維揚也指出,目前全球約有77座類似的實驗裝置,最大裝置是位於法國的ITER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造價約新台幣六千多億,根據各國釋出的訊息,要發電至少要2045年之後。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核安會將成立專案稽查組 確保核一燃料運貯安全
藍委推核電廠延役 核安會主委:尊重立院決議
頒布「未來澳洲製造法案」 澳洲大撒錢加強經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