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米種原登上全球農業諾亞方舟 留存於北極世界種子庫

台灣第一批約170種珍貴小米種原正式進入全球農業的諾亞方舟「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儲存,台灣科學團隊飛越近半個地球,長途跋涉七千多里前往冰天雪地的北極,完成台灣參與國際合作與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台灣科學團隊前進北極,將台灣珍貴的小米種原,正式送入「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盼有助於實現農業永續性。(圖/中央大學提供)
台灣科學團隊前進北極,將台灣珍貴的小米種原,正式送入「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盼有助於實現農業永續性。(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央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研究員陳述、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許樹坤、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倪春發和副主任錢樺,以及排灣族原住民代表等一行人近日飛越近半個地球前往北極,在挪威時間5月29日上午參加「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計畫」入庫典禮。

為祝福台灣小米種原正式入庫,台灣團隊於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舉行簡單儀式。北歐遺傳資源中心感謝台灣團隊提供小米種原,並說這批入庫的小米種子不是捐贈,世界種子庫只是代替儲存,「台灣永遠是這批種子的主人」。

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和台灣排灣族原住民代表將台灣小米裝箱,送進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永久保存。(圖/中央大學提供)
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和台灣排灣族原住民代表將台灣小米裝箱,送進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永久保存。(圖/中央大學提供)

李家維說明,小米能適應乾旱環境、抗病力強、營養豐富;現有的農業品系很難應付嚴重的氣候變遷,但小米可以,因此小米的種原保存與復種,攸關台灣飲食文化與氣候變遷下的農業發展。

周景揚表示,這些台灣珍貴種子能安全儲存,對於保護全球農業遺產和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台灣農業和科學界的里程碑,也是台灣參與國際合作與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央大學提到,台灣參與全球種子庫的計畫,除了今年入庫的170種小米,之後還將分批入庫,總計達400多種小米,希望藉此任務確保台灣象徵性的糧食作物小米能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全球危機中留存,實現農業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