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少年工赴日80周年 日台交流協會:將友好關係代代傳承

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臉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事製造戰鬥機等工作、以13歲至15歲為主的「台灣少年工」,第一批人於1943年赴日,至今已80年。高雄旗津設置的紀念碑5日舉行揭碑典禮,日台交流協會今天呼籲民眾去了解奠定日台友好關係基礎的這段歷史與記憶,並將前少年工的想法與意志代代傳承下去。

1942年10月起,日據時代的台灣總督府以海軍軍屬名義,招募公學校、高等科及中學畢業的青少年至日本本土神奈川縣高座郡「海軍航空技術廠相模野出張所」,專門製造各式軍用飛機,並以半工半讀和高薪為號召,吸引許多人報考,這些青少年多數未滿20歲,被稱為「台灣少年工」,1943年首批少年工赴日,至於已80年。

1943年海軍航空技術廠相模野出張所改名為高座海軍工廠,在太平洋戰爭中共製造了上百架飛機。戰後這些少年工在1946年初,分搭六艘船陸續回台。並在1987年組成「台灣留日高座同學會」(簡稱台灣高座會)以紀念當年的歷史。

日台交流協會今晚在臉書表示,為了紀念此事,8月5日於高雄市舉行「台灣高座少年工赴日80周年紀念大會與台灣高座少年工顯彰碑揭典禮」。

台灣方有台灣高座台日交流協會李雪峰會長等十位前少年工、台日交流高座之友會何敏豪會長、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朱家煌理事長等相關人員與會;日本方則有高座日台交流協會石川公弘會長、日台高座之友會橋本吉宣會長等40多位人員訪台,8月4日先拜訪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之後來到高雄出席此大會。日台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奧正史、副所長是枝憲一郎皆出席參加。

於高雄市內飯店舉行的紀念大會中,為在日期間不幸去世的少年工默禱,並為10位前少年工慶祝身體健康硬朗,前少年工們也重溫舊日情誼,細數回台後所建立的日台交流與友誼。

日台交流協會指出,台灣高座少年工顯彰碑揭碑典禮是於高雄市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園區舉行。奧正史致詞中提到,前少年工能克服苦難、經歷風雨變動的時代,始終記得日本並致力於日台關係的發展,日本與台灣之間現在能建立最深厚的友誼與關係,都是前少年工對日本給予溫暖對待與竭盡心力的結果,對此他表示敬意與感謝。

今年迎接80周年,雖然前少年工的平均年齡為95歲,但是他說,日台雙方皆熱心舉辦將台灣少年工的歷史傳承給下個世代的活動,並強調藉此80周年紀念的機會,又讓我們再次謹記於心必須將前少年工的想法與意志代代傳承下去。

新設立的顯彰碑位於高雄市西海岸可眺望大海的風景區內,奧正史也請大家一定要前往參觀,試著了解奠定日台友好關係基礎的台灣少年工歷史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