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人聯手曾志偉發虛擬貨幣,搶救影視業?

「噓~藉口。你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是藉口。」會議室裡,扮演「吳董」的謝祖武眼神銳利,手勢俐落,一針見血批評國內BOT案的謬誤,點出政府與民間共好不過是表面維持的假象,背後埋藏盤根錯節的問題,導致最後只能蓋出一堆蚊子館。

圖/在網路上的影集《私室》,去年發布至今已積累積了320萬的觀看次數。圖片由SelfPick提供

這段針砭時政的影片來自網路影集《私室》,去年五月影片發佈後,經媒體轉載與社群擴散,在臉書上至今已累積超過320萬次的觀看次數,觀眾紛紛為片中角色敢於說真話而叫好。

看完影片,也許你會跟謝祖武當初拿到劇本一樣,猜想編劇應該是個「對社會充滿恨意」、在職場歷練多年的中年人。沒想到,編劇兼導演竟然是今年才26歲的徐嘉凱。而片中許多劇情與對話格外寫實,都來自他創業的感觸。

拍網路影集、開酒吧,現在的他野心更大,要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台灣影視產業的結構性問題。

區塊鏈技術助攻 把臺北市變成迪士尼

徐嘉凱台藝大廣電系畢業後就創業,成立SELFPICK製作公司,拍過系列網劇《Mr. Bartender》,和全台第一部原創網路4K影集《私室》,作品經常探討創業與世代觀念差異,常常能在影片底下看到觀眾留言提到「好久沒看過這麼精緻的台劇」,在YouTube上動輒是10幾萬的觀看次數。

《私室》的另一個特色,是劇中的酒吧「SELF私室」真的存在,觀眾在螢幕上看完劇,能真的到現場體驗點杯酒,和店員聊聊,像片中角色一樣體驗酒吧魅力。

這類線上線下的結合,是徐嘉凱口中的「沉浸式娛樂」,概念有點像以電影元素為基底的「環球影城」和「迪士尼樂園」。但蓋樂園難度太高,他想善用台灣小而美的優勢,把臺北市變成一座迪士尼樂園。

怎麼做到?對他而言,這一切要成形,得靠正在「風口」上的區塊鏈技術。

一般的ICO項目(首次代幣發行)為拚快,往往一季或一個月內就擬好白皮書,發幣搶資源;但徐嘉凱的團隊醞釀一年半才出手,找來奇點大學首位臺灣學員葛如均(寶博士)、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林仲生,討論用發幣「SELF TOKEN」打造娛樂生態系的可行性。

紮實的白皮書,也引來加密貨幣專家沈子豪(Sam)第一次公開發文,力挺台灣的ICO項目。

SELF TOKEN發行後,觀眾可以拿這些代幣買電影票,或者去電影中出現的場景消費,例如酒吧、咖啡館和共同工作空間等。

這些消費行為都會透過區塊鏈技術記錄下來,每使用一次Self,就是一次對該生態系的貢獻,用愈多就可以獲得更多回饋。

「每個消費地點都有故事,SELF TOKEN能幫助鏈接虛擬與現實。」徐嘉凱一邊說,一邊緩緩轉動桌上SELF TOKEN的新名片。

花一年時間邀約 終獲曾志偉答應

圖/曾志偉意外來到徐嘉凱所開設的酒吧(圖中場景),兩人結識後來邀他成為下一部電影的監製。圖片由Selfpick提供

攤開SELF TOKEN的團隊名單,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香港演員曾志偉。

談到曾志偉加盟,徐嘉凱笑著解釋這是個複雜的故事:因為隔壁的店家休息,曾志偉有天陰錯陽差來到徐嘉凱的酒吧「SELF私室」。簡單聊過後,徐嘉凱小心翼翼地把留有曾志偉聯絡方式的3M便條紙收進皮夾裡,想著之後要把SELF TOKEN跟拍電影的企劃寄給他。

「我不是寄一個月,我寄了一年。」徐嘉凱回億,為了展現誠意,他用email或簡訊寄了好多次給曾志偉。有次曾志偉來台,終於盼到和他見面解釋計劃的機會,決定一起合作。

讓曾志偉感興趣的腳本,是預計明年要上映的商戰電影《聖人大盜》。劇情是年輕主角想透過區塊鏈技術,扳倒資本主義世界的掌權者。最後,曾志偉不僅允諾擔任監製,還會參與演出。

延續電影劇情的理念,《聖人大盜》100%的台灣票房淨利,將分給SELF TOKEN生態系的參與者。

這類新的「募資」方式,打破了過往公視或文化部發輔導金給國片的「中心化」模式。徐嘉凱能不能像電影中的角色一樣,用區塊鏈技術顛覆影視圈?值得關注。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