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教會公報社展出花蓮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圖像展

台灣教會公報社展出花蓮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圖像展,除照片外另有其診療包等相關物品。(記者林雪娟攝)
台灣教會公報社展出花蓮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圖像展,除照片外另有其診療包等相關物品。(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圖像展,即日起移師至台灣教會公報社展出,除針對照片,還有其使用的相關的醫療器具。

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表示,張七郎為來自花蓮鳳林醫生,現場展示超過三十幅以上的家族照片及文物,包括其生前使用的醫師包、擔任國民大會代表時由胡適等人題字贈送的紀念冊、仁壽醫院休診排、注射針盒、額鏡、消毒棉花桶等醫療器具,展期至九月十九日。

公報社指出,一八八八年出生的張七郎,因東部醫療資源缺乏,舉家遷往花蓮鳳林開業,更寫信召喚在滿州國行醫的兒子,一起回到台灣為東部醫療貢獻心力。

台灣教會公報社展出花蓮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圖像展,除照片外另有其診療包等相關物品。(記者林雪娟攝)
台灣教會公報社展出花蓮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的生命故事圖像展,除照片外另有其診療包等相關物品。(記者林雪娟攝)

除看診,深知教育的重要,他擔任鳳林初中(今鳳林國中)第一任校長,心繫地方事務,曾任花蓮縣議會議長,台灣國大代表,前往南京參與制憲會議,與前總統蔣介石留下合照,他同時也是鳳林長老教會代議長老。

二二八事件時,曾有人通報他名列國民政府槍殺名單,他認為不可能拒絕逃跑,遺憾的是,同為醫師的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父子三人,全遭槍決,留下遺孀詹金枝堅強撫養孩子長大,多年後,其故事重見天日。

鳳林長老教會牧師呂羅家琴得知這段故事後,積極整理相關史料辦展,此次移師台南,更補足史料相關缺口,展覽分家族故事、求學歷程、政治參與、教會活動、遺族生活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