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創像小花小草!補救資金、人力缺口,要孵出「熱帶雨林」有4大關鍵面向
「台灣目前的新創環境,就像是種植小花小草,有資源、有能量,但還不夠往上拉拔,種出如巨人般的大樹。」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總經理郭大經如此觀察。
硬體強,軟體弱,一直是外界對台灣的印象。儘管近2年來,台灣產業開始出現軟體革命的浪潮,也見到愈來愈多「從台灣蹲點、攻下世界」的新創如Appier、91APP、Gogoro獲得國際市場的肯定,但整體而言,仍面臨諸多挑戰。
最主要的方面是,台灣現有政策尚不足以引導民間資金投注新創產業,其他成熟大廠也處在觀望、相對保守的態度,以及缺少優秀人才持續加入的誘因,進而打造出「量變」甚至是「質變」的發展環境。
一群新創部隊,正努力在台灣這塊小市場練兵求生,如果新創生態要在2024年達到倍增規模,就必需善用資源,讓國家政策與資本市場站在一起。台灣新創要從「小花小草」,成為更蓬勃的「熱帶雨林」,現階段而言,還可以怎麼做?
橫向整合匱乏,效仿日設「新創大臣」
台灣最佳的對照組,就是近年來積極發展新創事業的日本。從高齡化、少子化的困境,以及通貨緊縮、創新投資不足等層面,日本政府「視新創為解方」切入,2022年即宣示「新創元年」訂出新創產業5年發展計畫,除了新創公司數目增加10倍,整體新創投資金額更要達到10倍。
對比台灣的創業環境,郭大經說,雖然台灣過去十幾年來已經大有進展,但現階段新創的資金、人力仍不具規模,主要是各部會有各自的預算、用各自的政策角度發展,相關獎勵方案也分散進行,而沒有聚焦在更長期的目標。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也表示,台灣產業在全世界評比排名表現不錯,但比起日本、韓國或新加坡相對較弱,很多創投、新創找不到錢,顯然正受投資環境和政策的影響,「這不代表台灣沒有能力,而是資源各自分散,關鍵就在於:台灣應直接整合新創資源,並盤點到底還缺什麼?」
最直接的作法是:要有「系統性」相互支持往前進,而不是彼此拉扯。也就是說,政府部門必須成立一個專責新創事業的單位,猶如日本設置「新創大臣」扮演創業政策的指揮中心一樣,從政策、稅制、甚至法令,橫向整合新創資源,將台灣本地市場打造成國際化市場。
經濟部近日組改、新掛牌「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看似有整合新創政策的跡象,但單位依然隸屬於經濟部轄下,能否統籌其他單位如國科會、金管會、數位發展部等新創資源,甚至跨部會擬定整體鼓勵措施,實質發揮的效果有待確認。
條件不輸大國,但人才、法規待突圍
AppWorks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認為,台灣人口雖然不多,但他觀察到台灣創投資金的募資率大過1%,加上垂直產業如科技製造、貿易、數位遊戲、電商市場等,也具備龐大規模的條件,由此可見,台灣新創除了有機會突破單一傳統市場規模的限制,在投資方的青睞程度上,也不輸給其他大國。
過去十多年來,台灣整個新創生態系已進化為繁盛草原,林之晨認為,如今要持續往前走,成為更蓬勃的熱帶雨林,還需改善4個面向:
提升人才的質與量 :讓更多優秀的國際人才、尤其是大東南亞人才來台創業、加入新創,加速並加深教育改革,讓更多畢業生能符合新興產業的需求,同時也吸引更多有潛力的東協、國際青年來台念大學、研究所,並留下來加入新創。
加速鬆綁法規 :台灣的法規環境總體而言,仍對新創非常不友善,尤其是金管會、財政部主管的相關領域,應該要儘快排除「新經濟歧視」,全面開放實體通路、既有企業可以銷售的商品服務,讓數位平台可以一視同仁的銷售。
加速資本市場現代化 :在新創圈狗吠火車多年後,台灣的公開市場終於開始現代化,但創新板只是第一步,目前有行無市、不成氣候,後續還需要加速推動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改革,才能讓台灣次級市場生態真的追上國際。
善用租稅優惠 :台灣國際自貿關係難有突破,造成吸引跨國新創的劣勢,可善用租稅優惠作為誘因,避免淪為「數位北韓」的窘境。
蔡政府任內以打響「Startup Island TAIWAN」品牌宣示台灣創新創業的野心,接下來,台灣新創團隊該如何走向世界市場、新創政策資源能否精進延續,就要看新政府的重視程度。
責任編輯:蘇柔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