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慧資本執行長張智為 為台灣金融業 築起專利護城河

工商時報【簡威瑟】 中美貿易戰由關稅戰場出發,然美國總統川普舞劍、意在智財權,最終演變為智慧財產專利權大戰,智慧財產權進入21世紀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台灣智慧資本(TIC)執行長張智為衝著一股熱情,在專利界開疆闢土,瞄準金融相關專利,要為台灣金融業築起專利護城河、甚至向國外業者收取授權費。 畢業於交大應用化學系的張智為,為何走入智慧財產專利領域,相當令人好奇。張智為認為,智慧財產權本來就是混合學科,必須先建立在原本的所學專長上,再從工作裡面發掘新領域,例如一些國際巨型企業的執行長、財務長等,不少都有專利師資格,就是最好例子,「如果當初沒有理工背景,反而做不了專利事業。」 台灣科技業目前極為注重專利,然事實上,這是在過去20年間一步一步慢慢建立起來的良好心態。不過,這股風潮,在金融業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三年前在台灣申請多項金融專利時,台灣主管機關便曾提醒金融業者:必須花費更多心思在未來的專利趨勢上。 張智為認為,在金融專利領域中,台灣的銀行業相較國外同業,比較像是「跟進者」,逐步學習國外的制度與系統。舉例來說,世界最頂級金融專利公司握有專利數量大約是1,000多項,像是Visa、Master、美國運通,或是大陸前幾大銀行,均運用金融本業優勢,大量申請專利。另外,從科技業跨進金融業的巨型企業,亦不乏專利數量破千者,至於日本、德國等國的相關業者,也在金融專利數量上積極追趕。 「小國家當然不用做到什麼都跟超級大國比,」張智為笑說:「但不能落後這麼多。」因為通過建構專利,不只可以看到技術布局比市場需求來得早的趨勢,從專利申請資料中,儘管未必所有想法都能走向實際應用,然確實可以看到很多新點子。 因此,台灣金融業的當務之急是需要更多新想法,積極技術開發、申請專利,補足專利數量,提升握有的金融專利數量與其說是開疆闢土,反而更像是「風險控制」,讓台灣在此洪流中不致太過落後。張智為強調,當你都沒有專利,在貿易戰環境中最大風險是「連用都不能用」,要不然就是付出高額授權金,怎麼想都划不來。 憑著一股不想讓台灣金融業未來暴露在缺乏專利風險中的志氣,張智為帶領的台灣智慧資本滿懷壯志,第一階段先瞄準幫台灣金融業把專利收足、撐起保護傘,先打造台灣金融業的護城河。 張智為說,全世界的專利生態都一樣,總有一些「巨獸」走在最前端,跟在後頭的企業只擁有數量極少的專利,實質用途不大,所以台灣智慧資本現正把「聚合」當作首要目的,把新時代金融專利都納進一個池子裡,讓台灣銀行業擁有的金融專利變多、變大,等到握有的專利數量充足(至少百項以上),國外廠商要來談使用與授權時,「就換我們向國外企業收取權利金。」接著才邁向第二階段:變成世界的一線(tier 1)專利擁有機構,目標握有500個以上的金融專利,也讓台灣變成金融業專利大國。 然張智為也不諱言,金融業專利發展的最大風險,在於台灣金融業專利意識仍偏低,甚至外界還會汙衊專利機構為「專利流氓」、「專利蟑螂」,台灣與日本都有類似偏見。但是,最沒有這種心態的南韓,反而透過專業專利機構成功擴張專利領土,在「大量專利打群架」的趨勢中,取得高度發展;對於台灣金融業專利的未來,張智為意味深長地說,「就看你用什麼心態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