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BA.2成主流病毒株,專家籲:接種"追加劑"將為防疫關鍵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首度現身至今,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總數已來到4億8千萬,死亡人數累積超過600萬人,而如此龐大的感染基數也讓病毒變異機率隨之增高。近來,Omicron亞變種BA.2逐漸取代BA.1,成為全球主流變種病毒株(至少超過50%),而其挾帶更高傳染力、多元化傳染途徑等特性,也讓族群免疫的重要性再度被提起。
多國「僅重症通報」 確診數與致死率難準確
目前國際疫情現況,全球六大洲僅大洋洲疫情發生率上升,其他洲確診案例上升幅度皆趨於緩和。然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認為,全球確診個案數是否真的下降不得而知,因許多國家已逐漸轉變為「僅重症通報」,意即輕症患者若於居家隔離期間自我康復,並不一定會被採計於此數據中,而此現象也會影響Omicron致死率的真實性。
輕症個案數低報及疫苗普及率 皆為致死率高成因
如以各國通報確診個案數來計算,自今(2022)年1月1日起以來,非洲因醫療資源不足、疫苗施打率低及輕症個案數量低報等因素,導致Omicron致死率(死亡數/確診個案)高居全球首位,約為12.5%;而北美洲則位居第二,約為6.19%。
公衛學者范僑芯表示,北美洲Omicron致死率高,成因可能為近幾週Omicron BA.2變異株佔比仍在持續上升中,染疫數增加卻因多為輕症而遭低報,再加上北美65歲以上長者追加劑施打率,相較英、法等其他歐洲大國為低,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為疫情隱憂。
BA.2更易躲開偵測 慎防個案暴增造成醫療量能衝擊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與流行病學研究所林庭瑀博士指出,許多洲現都已轉變為以BA.2為主流的情形,且以歐洲81.76%與亞洲81.36%為前兩高。
許多人一定會好奇,「BA.2」不就是Omicron的一種,為什麼一直被提及,是染疫後會比較嚴重嗎?林庭瑀博士表示,丹麥已有研究數據顯示,無論是在「未接種/僅接種單劑」、「完整接種基礎劑」及「已施打追加劑」哪種族群中,Omicron亞變種BA.1及BA.2住院風險皆可說是「相當」,並未達統計顯著差異值;施打疫苗追加劑之效益也相差無幾,對BA.1亞變種產生之抗體濃度約為BA.2亞變種 1.4倍。
然而因BA.2變異位點與BA.1不同,不易被偵測,可能造成自然感染數量大幅增加,而當此對醫療量能產生衝擊,且疫苗族群保護力又不足時,重症人數勢必會上升。
並非打完第三劑就沒事 「效期長短」為全球課題
要開放邊境並不是單一國家的事,陳秀熙指出,考量到全球各地健康平等權,全世界若要重回解封、能互相交流的狀態,至少要達到各地區致死率小於「2死亡/1000名Omicron確診個案」的目標。要朝此目標邁進,需藉醫療量能充足的維持、妥善分配醫療資源及疫苗追加劑更加普及化等多方面著手,以防因疫苗保護力下降而再次爆發。
陳秀熙提醒,因不同時期全球主流新冠病毒株不盡相同,目前國際針對基礎劑效力持續時間的相關研究,多建立在過去流行的Alpha、Delta數據之上,而Omicron的出現是否改變疫苗保護力維持的時間,第三劑與第四劑建議間隔期間又有多長,都仍是全球待解的課題。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第三劑疫苗(追加劑)預約懶人包?該打莫德納、BNT、高端或AZ?
。AZ第三劑選莫德納orBNT? 專家揭「混打mRNA疫苗副作用」:常見4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