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橋樑計畫」將邀諾貝爾獎得主訪台 賴清德盼加深連結國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3)日上午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感謝世界和平基金會來到台灣與台灣大學討論推動「台灣橋樑計畫」,一起促進教育交流、世界和平的目標,相信不僅能造福台灣的學子,也將加深台灣與國際的連結、提升台灣的全球影響力;賴清德並期盼,莫拉韋茨對台灣有更深的認識,未來大家在國際上能有更多交流合作。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致詞時,首先歡迎莫拉韋茨再次來台,與國立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討論推動「台灣橋樑計畫」。上個月,他在就職演說提到,台灣會做世界和平的舵手,今天很高興能跟莫拉韋茨及各位訪賓見面交流。

世界和平基金會的信念是,教育是和平的基礎,也透過跟大學開設高級課程及研究,協助各國政府、歐盟及聯合國開展和平對話。賴清德說,基金會舉辦的「橋樑—和平文化對話」系列活動,從2003年到現在,已經在東南亞地區舉辦超過800場,活動中邀集諾貝爾獎得主及知名藝術家,在學術合作、文化交流等面向,都有非常豐碩的成果。

他感謝世界和平基金會選擇來到台灣,一起促進教育交流、世界和平的目標。「台灣橋樑計畫」預計從明年開始,陸續邀請物理、醫學、化學、經濟等6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訪問,相信這項計畫不僅能造福台灣的學子,也將加深台灣與國際的連結、提升台灣的全球影響力。

賴清德指出,台灣位處地緣政治中心,是印太地區重要的民主國家。他要特別感謝陳文章努力為國育才,包括在上個月,台大國際政經學院已經揭牌成立,將為台灣培育具有全球政經視野的領導人才。他也期盼,莫拉韋茨藉由這次來訪,對台灣有更深的認識,並預祝世界和平基金會和台灣大學的合作計畫順利成功。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隨後,莫拉韋茨致詞時表示,他於去年10月造訪台灣,並與曾參加在泰國舉辦「橋樑計畫」活動的諾貝爾得主李遠哲見面。李遠哲向他提議可以在台灣舉辦「橋樑計畫」,在李的介紹下,他們與國立台灣大學取得聯繫,該校也成為本次「台灣橋樑計畫」的主要合作夥伴。

莫拉韋茨指出,「台灣橋樑計畫」系列活動於2025年11月開始,持續至2026年4月,將邀請多位諾貝爾獎得主訪問台灣,目的是推動台灣成為科學、技術、永續發展與創新的國際中心,也期盼透過這樣的前瞻性教育計畫,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相信有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的參與,可以強調台灣在和平建設、國際合作及全球安全中的重要角色。

莫拉韋茨表示,該計畫命名為「橋樑計畫」,希望能建立起諾貝爾獎得主與台灣之間的長期橋樑。讓這些諾貝爾獎得主透過此一計畫首次造訪台灣後,與台灣的大學或機構建立長期關係,未來也能多次來訪,甚至邀請台灣學生到他們的海外實驗室工作,或與台灣的大學共同開展更多的研究計畫。相信這會是個長期且永續的合作,而不僅只是個系列活動。

莫拉韋茨指出,目前已確定有物理、化學、醫學及經濟學等6位諾貝爾獎得主將由台灣大學邀請。他也將陸續走訪台中、台南、高雄等其他縣市,希望與台灣其他地區的大學也能有合作機會,讓計畫可以遍及台灣,讓整個國家都受益。

莫拉韋茨表示,此項計畫預計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可以準備,希望盡可能讓更多組織及機構受益,也期盼與更多基金會和慈善組織建立長期關係,這將不只讓一個組織或機構受惠,而會讓整個國家都可從中受益。

訪賓一行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鏡清、外交部次長田中光陪同,前來總統府與賴清德會面,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也在座。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接見世界和平基金會主席尤韋.莫拉韋茨(Uwe Morawetz)一行。 圖:總統府提供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威權統治傷害台灣!228、白色恐怖喪命 權利回復5月通過賠償逾1.7億
中國防長恫嚇台灣 卓榮泰談兩岸善意:我們願意做、也願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