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煙草滄桑史

文/黃森松(資深媒體人)
早安平安!今天分享的是臉書上發現的一張照片,大正元年成立的花蓮港吉野(今吉安)菸農移民村大街路。

日本统治台灣以後,為了謀求專賣利益,首先推廣種植呂宋種雪茄煙和中國種煙草,但是成效都不好,品質和產量都不如原產地。

大正2年*民國2年起,開始在吉野移民村試種美國黃色種煙草,但是連續兩年的春種夏收秋賣的春菸,都會受到春雨和梅雨的破壞,而且病蟲害相當嚴重。

往後的台灣煙草種植於是改採秋種冬收春賣的秋煙種植方式。但因為種煙期間秋霖夜雨肆虐,成長階段日照不足,採收期間則是寒流來襲,導致葉片肥厚,尼古丁含量國高,香味不足,品質極差。

為了解決秋菸品質問題,公賣局曾經責成台中*嘉義*屏東*花蓮菸葉廠研究推廣春煙(陽曆1月育苗*2月移植*3月定植,6月7月採收)種植,但是結局仍然跟吉野移民村的試種完全如出一轍,連續10年一事無成,只好放棄研究與推廣。

台灣的菸草種植已經歸仙8年了,想到父母親當年種菸的辛酸,讓我欲哭無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