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爭取國際支持 法國院士皮特:世界更需要台灣

台灣爭取國際支持 法國院士皮特:世界更需要台灣	。(總統府提供)
台灣爭取國際支持 法國院士皮特:世界更需要台灣 。(總統府提供)
台灣爭取國際支持 法國院士皮特:世界更需要台灣	。(總統府提供)
台灣爭取國際支持 法國院士皮特:世界更需要台灣 。(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法國法蘭西學院院士皮特訪問團表示,此刻是臺法關係的重要里程碑,在這個威權主義擴張的時刻,她相信,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臺灣與法國,在各領域都會持續加強合作。皮特回應,他知道臺灣在其地緣政治情勢下,需要民主國家的支持,但因為臺灣的自由、創意、和樂觀進取,「世界更需要臺灣」。

蔡英文今天頒授皮特「大綬卿雲勳章」,表彰及感謝其長年深耕臺法文化交流之卓著貢獻,也感謝皮特從2017年擔任「臺法文化獎」評審團主席以來,不僅讓「臺法文化獎」發掘更多傑出得獎人選,也鼓勵更多歐洲人士,投入研究臺灣文化。

蔡英文指出,法蘭西學院是法國最高學術機構,院士們更有著「不朽者」的稱號。回顧1996年,臺灣舉行第一次總統直選,中國在臺灣海峽進行飛彈試射,企圖威脅臺灣的民主,是臺灣國際情勢動盪的一年。也就在這一年,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發揮以文化對抗強權的精神,用行動支持臺灣,與臺灣共同成立「臺法文化獎」。

她說,這是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第一項、也是唯一與外國國家機構所簽訂的獎項,每一位得主對於臺法文化交流都有卓越貢獻。像是法國人類學家猶安娜‧高葛蘭投入臺東卑南族的研究,長達30多年,並且協助保存語言,所編纂的《卑南語/英語字典》,不但是史上第一部,也成為卑南語傳承的重要依據。

蔡英文表示,透過「臺法文化獎」,我們表揚學術及藝術工作者的貢獻,也感謝所有支持這個獎項的人士,皮特就是當中的關鍵人物,從2017年擔任「臺法文化獎」評審團主席以來,因為他的堅持和努力,「臺法文化獎」發掘更多傑出得獎人選,讓他們的成果被看見,也鼓勵更多歐洲人士,投入研究臺灣文化。

她強調,正因為有各位院士的支持,現在,臺法文化交流,不論在電影、漫畫、科技藝術或表演藝術領域,都越來越緊密。透過頒授皮特「大綬卿雲勳章」,感謝皮特的付出,也將臺法文化交流的成果,獻給不朽、獻給每一位努力的夥伴、獻給所有臺灣和法國人民。

蔡英文認為,這是臺法關係的重要里程碑,而在這個威權主義擴張的時刻,她相信,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臺灣與法國,不只是在文化交流,在各領域都會持續加強合作,一起為世界的和平繁榮及民主自由做出更多貢獻。她期待與院士們一起繼續努力,讓臺法關係不斷深化發展。

皮特致詞時表示,他目前服務的人文政治科學院為法蘭西學院的五大部門之一,在法國總統的支持下,是一個獨立思考、自由自主的學術組織。他的前任—前法國總理皮耶·麥斯邁非常高瞻遠矚,在擔任學院終身祕書時,勇敢地在1996年於學院成立「臺法文化基金」,至今已經超過四分之一世紀。

皮耶·麥斯邁與已故的前總統李登輝維持良好關係,並與現在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建立合作管道。自此,雙方明確堅定以自由精神作為方針,各自代表自己的國家與領導人,於政治、經濟、社會和國際關係領域,提供協助和改革。一同成立這個基金,更是雙方堅定表明,確信中華民國於國際舞台的存在權利。

皮特認為,中華民國臺灣有在國際舞台存在的權利,就在此合作精神下,前總理每次都親自主持「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就如其繼任者以及他個人一樣。20年前,於2002年9月,麥斯邁更拜訪臺灣,於總統府拜會前總統陳水扁。

皮特表示,「臺法文化基金」持續推動在兩國之間的根本任務,捍衛人權與民主政治、提倡學術研究發展,並推動文學及真正的自由藝術。他們欽佩臺灣模式,臺灣促成不同國家、經濟體和文化之間的對話,並開創華人文化的開放典範。

他說,知道臺灣在其地緣政治情勢下,需要民主國家的支持,但也容許他強調,因為「臺灣的自由、臺灣的創意、臺灣的樂觀進取,世界更需要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