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特有種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繁殖 鳥類專家憂心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5日電)台東市區出現西部白頭翁與東部烏頭翁的雜交混種,更繁衍下一代。鳥類專家表示,烏頭翁是台灣特有種,不樂見純種烏頭翁核心區域發生雜交,造成基因滲透。

日前台東市林姓民眾修剪庭院七里香,發現1窩鳥巢內有3隻幼鳥,他隨即停止工作避免干擾,讓鳥家人平安離巢。林姓民眾告訴媒體,這窩鳥巢親鳥是一對烏頭翁,但其中1隻親鳥除了頭部有撮黑羽外,幾乎都是白色,於是他將訊息告知鳥友。

莊姓鳥友表示,這隻長相特異的親鳥,經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歡山研究中心主任姚正得鑑定,正是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的「雜頭翁」,沒想到還繁衍下一代。

姚正得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烏頭翁是台灣特有種,僅分布於恆春、台東及南花蓮,而白頭翁則分布在西部。在台灣有2個區域是自然交會帶,分別是屏東的楓港及花蓮的太魯閣區域,這2處有雜交現象,但過去百年來都沒擴大,現在雜交現象已進入純種的烏頭翁核心區 (台東)「這是比較不樂見的」。

姚正得表示,烏頭翁是台灣特有種,也是保育類野生動物,因為人為的因素如放生或是飼養後跑出去的白頭翁,在烏頭翁的分布核心區(台東)出現雜交繁殖,基本上會造成基因滲透,也就是基因污染。

台東縣野鳥學會表示,烏頭翁雖然在台東隨處可見,但因為是台灣特有種,被列為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牠們和西部及北部的白頭翁向來是「楚河漢界」,井水不犯河水,形成地理上的隔離,但是長年以來,因為人為介入,較強勢的白頭翁竟然出現在台東,跟在地烏頭翁「聯姻」,雜交個體有與日俱增趨勢,是否會造成純種烏頭翁族群減少,讓人憂心。(編輯:郭諭儒)11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