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在開始真的誰確診都不奇怪」!他點出羨慕這群人

記者郭鎧/綜合報導

本土疫情連續創新高,前台大醫師林氏璧直言:「台灣現在開始真的誰確診都不奇怪。國外名人,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早就確診一堆了。你自己也要有心理準備,自己或是身邊任何人可能確診。」

林氏璧在臉書強調,台灣現在開始真的誰確診都不奇怪。國外名人,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早就確診一堆了。你自己也要有心理準備,自己或是身邊任何人可能確診。疾管署長周志浩在政院報告時,以數學模式推估未來本土疫情趨勢,預期月底有可能破萬例;目前防疫工作首重減災,維持輕重症分流、調整個案解隔條件、增加快篩運用等。

林氏璧表示,現在除了已知案例繼續匡列追蹤外,重點是要看社區中會不會突然出現和機場無關聯的病例,若有任一例出現,那就是社區感染擴大。(合成圖,取自 Unsplash圖庫/中天新聞畫面)
林氏璧表示,現在除了已知案例繼續匡列追蹤外,重點是要看社區中會不會突然出現和機場無關聯的病例,若有任一例出現,那就是社區感染擴大。(合成圖,取自 Unsplash圖庫/中天新聞畫面)

陳時中部長被問及五月底是否達疫情高峰?他指出其他國家觸及高峰約花一至兩個月,台灣應差不多。有人估計台灣此波將有20%人口確診,阿中部長說不無可能、等於四百六十萬人,但希望把數字壓在15~16%。既然已經預估會有這麼多人確診,任何人確診真的都沒有什麼,就是祝你早日康復!別把確診標籤化妖魔化,覺得是很不幸的事情。任何人得了流感,你會形容他不幸染疫嗎?不會嘛。對沒有重症因子的年輕人,若又打了兩劑甚至三劑,這個病毒對你的威脅大概還真的和流感差不多。

林氏璧說對你個人來說,真的不需要壓力太大。打了疫苗加上病毒本身有弱化,99.5%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如果確診了,仔細觀察有無轉重症的跡象,小心在發病五天內傳染力最高時不要傳給別人,主動通知發病前三天你有密切接觸的朋友。如果你落在粉紅色那個框框,是輕症及無症狀而康復了,恭喜你!你應該等同於打了很不錯的天然加強針,更有把握可以應對未來再變種後的病毒。且打疫苗的人,國外有研究後續慢性後遺症的機率也可以減半。這點也不需過分擔心。

林氏璧點出,我還有點羨慕先確診的人就先從期末考畢業了。之後遇到確診者時,他應該就不用受到匡列隔離10天了吧(至少三個月沒什麼問題,至少針對Omicron相關變種株應該是有很高的交叉保護力)。密切接觸者的定義,是否還要堅持之前清零時的做法要隔10天,有沒有打疫苗可否有區別,有無確診過可否有區別,可以只隔最重要的5~7天嗎?是否可以用快篩取代隔離?大家有點耐心,我相信這些陸續都會做出調整的。否則這樣下去,別說民眾受不了,前線衛生人員都要崩潰了。

這波疫情,最辛苦的絕對是前線醫護人員還有基層衛生人員。對國家和公衛來說,Omicron可絕對不是流感而已。因為他的傳染力實在太高,對沒打疫苗的人重症死亡也有一定威脅。大量的輕症Omicron海嘯快來了,其後重症也跑出來後,這些都很容易癱瘓國家公衛系統。我們每個人都要對疾病有正確的理解,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做好自己能做的,少些抱怨,不要給公衛系統增加負擔。

他最後提醒,時間真的不多了。50歲以上或有慢性病,有重症風險因子但現在連一劑疫苗都沒打的朋友,現在時空環境都不同了,請考慮去打疫苗吧。在社區大流行下,疫苗可以帶給你的好處,遠大於可能承受的風險。p.s.不要超譯我是在鼓勵自然感染喔。還是盡力做好能做的保護,因為我們還是要壓低感染曲線。讓感染增加的速度盡量慢些。老人家疫苗覆蓋率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金正恩身旁貼身隨侍…「藍套裝神秘女」成焦點!真實身份引猜測 韓媒發聲了
華視接連出包!陳郁秀請辭公廣董座…更給「員工一封信」點出問題 基層說話了
Google Maps→抓姦神器!新婚妻暗中定位…老公秒氣炸 結局竟超反轉

我嚴防新冠肺炎
本土單日增4126例再創新高 醫曝數據:不需要恐慌
疫情升溫市府專線被打爆 黃偉哲:拜託不要粗口相向
1天飆10萬確診 醫警告「2類人」危急撐不住:大水沖走了
「以篩代隔」不賠? 專家:新保單恐不買單
大確診時代來臨!蔡壁如:停止沒有意義的報數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