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育率跌破1,就算凍卵人數增也難救?

台灣生育率跌破1,就算凍卵人數增也難救?
台灣生育率跌破1,就算凍卵人數增也難救?

文:彭子珊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台灣第一個開始做凍卵技術的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結果卻顯示,凍卵使用率只有約8%,凍卵補助的催生效果可能非常有限。

45歲,看在許多婦產科醫師眼中,幾乎是女性生育年齡的尾聲,但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孟秀卻選擇此時凍卵。她是震驚社會的隨機殺人事件,受害者「小燈泡」父母的委任律師之一;也是太魯閣號事件罹難者家屬的代表律師,在臉書多次感性分享罹難者家屬想念孩子的故事。

陳孟秀在去年走進診間,開始凍卵流程。連父母也是看了她半年後的臉書分享才知道,一直沒有多問。

「大齡」凍卵,一開始讓醫師有點遲疑,直到測量卵巢卵泡庫存量的AMH值(抗穆勒氏管荷爾蒙)高達3.7,幾乎是同齡女性的3倍多,陳孟秀這才鬆了一口氣。即便如此,她還是把打針刺激排卵、取卵、凍卵的流程跑了兩輪,花了至少20萬元,才收集到10顆卵子。

更大的阻礙是,明明自己是律師,她卻在第二次走進生殖醫學中心諮詢時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根據台灣的法律規定,自己很有可能最後無法使用這些冷凍的卵子,而且每年還要繳近萬元的保管費,讓她坦言「有一點點急迫感。」

凍卵平均使用率8.4%,補助有意義嗎?

其實懷抱生育焦慮的,不只陳孟秀。台大醫院婦產科團隊今年8月刊載在期刊《生殖生物學與內分泌》的研究指出,從2002到2020年,在台大醫院凍卵後的平均使用率只有8.4%。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陳思原曾在2002年創下台灣第一個冷凍卵子受孕成功的案例,這20年來,他見證了凍卵從醫學走向商業化的進程。

一開始的凍卵需求,是為了幫年輕的女性癌友在進行可能會傷害卵子的化療之前,保存生育力。直到10年後,美國生殖醫學會宣布,「成熟卵子冷凍不再是實驗性質,」而且證實凍卵和新鮮卵子的懷孕率差不多,這才逐漸擴大為一般女性延後生育的工具。

在台灣,許多人更把凍卵視為刺激生育率的管道。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未來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在選前提出30歲以上單次凍卵補助2萬元,還有管理費每年2000元、最多5年的競選政見。

但陳思原認為,這次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凍卵平均使用率只有8%,「補助的效益太低了,」而且這還是只有解凍使用的比例,最後活產嬰兒只有21人,換算下來等於凍卵人數的3%。

法規限制資格,凍卵後九成用不到

8.4%的使用率算不算太低?陳思原解釋,類似的研究不多,但可以看到美國研究提到38%、西班牙則是12%。

不少人認為,台灣凍卵使用率低的原因,是法規對於人工生殖的限制太嚴苛。因為2007年通過的《人工生殖法》規定,必須要是異性夫妻,且任一方罹患不孕症才能使用;也就是說,單身女性或同性伴侶都無法將卵子解凍,透過人工生殖來生育。

「我覺得相對剝奪感超重,為什麼我的東西我不能用,要這樣限制我的人生?」目前單身的陳孟秀忿忿不平地說。

而在美國法律,單身或同性伴侶借精生子都是合法。美國紐約大學生殖醫學中心(NYU Langone Fertility Center)去年發表在期刊《生育與不孕》的一篇研究提到,長期追蹤231位在此凍卵的女性後發現,其中33位女性是使用捐贈的精子來人工受孕,佔解凍使用人數的近四成。

也因此,部份有需求且有經濟能力的女性,便選擇到海外凍卵。梁小姐在34歲那年與同性伴侶結婚之後,發現台灣法令的諸多限制,就決定「繞道而行」,到美國取卵,搭配捐精做成冷凍胚胎,卻在懷孕過程中胎兒不幸死產。

雖然流程有非常多行政關卡,光是文書來回可能就要一年時間,來回旅費和開銷也超過新台幣100萬元,但她坦言自己還是會持續嘗試植入胚胎。

「我們這些人不就是來增產報國的,有什麼地方違反公共政策?」她感嘆,自己渴望生子也算是為國家提高生育率,「但每次都碰上層層行政關卡,這應該是可以改善的。」

看更多天下雜誌文章
低階車賣不動,高階車組不起來 巨大破天荒延票,自行車大蕭條來了?
最弱朱立倫vs.待觀察賴清德 親美已定,人民選擇抗中或和中?
當親友不再問你生不生 千億難改無子新日常,救生育需跳脫津貼思維
預售屋交易量腰斬!房市急凍,買房好時機要來了?
理科太太憑什麼開課、賣諮商筆記?心理師:因為專業的沒人買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