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男性常見癌症第4名》「口腔癌」適合用內視鏡或達文西微創手術嗎?口腔外科醫師解惑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15、16日舉行秋季學術研討會,理事長鄭世榮分享口腔癌及頭頸腫瘤手術的治療趨勢。(攝影/陳稚華)

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 口腔癌(頭頸癌中最常見的癌症)名列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4名,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6歲,明顯低於其他癌症(大腸癌65歲、肺癌65歲、肝癌64歲),而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10倍。更有研究顯示,台灣是全世界口腔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口腔癌患者以40-60歲男性居多,普遍為勞動階層,常因菸、酒、檳榔等生活習慣導致癌症發生,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他們,經常忍到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才去就醫,造成初次確診患者超過半數都是晚期的狀況。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15、16日舉行一年一度的秋季學術研討會,探討實證醫學的臨床應用,以及介紹頭頸腫瘤的精準醫療和目前醫學研究的趨勢與方法,希望能提供大眾更優質的醫療。

究竟口腔癌及頭頸腫瘤治療方式有哪些?適合微創手術還是傳統手術?民眾又可以透過哪些方法,初步辨別其症狀是否跟腫瘤有關呢?

(更多閱讀:邊境解封》真的可以放心出國玩了嗎?專家:若出國旅行「這個地方」一定要戴口罩 )

早期口腔癌患者,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

口腔癌目前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若及早發現且為早期口腔癌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70-80%以上。

關於微創手術的應用,台大口腔外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理事長鄭世榮在演講時指出,微創手術的歷史,最早從1987年法國醫師Mouret做第一台腹腔鏡手術開始,「想法就是讓傷口較小、對病人的傷害也較小,而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不過腫瘤本身切除乾淨,還是最重要的目的。」

鄭世榮提到,一般來講傷口範圍大開刀範圍也大,「不過大的傷口就容易造成組織傷害性大及功能異常,對口腔外科醫師來說微創真的可以做到嗎?其實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而且口腔裡面範圍本來就小,某些地方也會受到光線的影響,周圍很多組織也要做保護,在發展當中有其限制性。」

他強調,「除了用內視鏡或達文西手術,我們也在思考如何透過傳統手術,讓病人外觀和手術效果達到最好,大前提是我們有沒有辦法把腫瘤切乾淨。」

口腔癌或頭頸腫瘤適合用微創內視鏡或達文西手術嗎?

頭頸部良性與惡性腫瘤的切除與重建,最困難的地方在哪?患者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鄭世榮演講會後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強調,頭頸部治療的困難點在於美觀跟功能,「每次在治療的時候不管是用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第一都是要考慮怎麼樣能使腫瘤可以切除乾淨,第二就是外觀要能接受,第三是保存或恢復患者的功能。」

他進一步補充,「因為是在臉上,外觀對病人跟醫師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至於要怎麼治療,不同的癌症可能就會做不同的治療,比如腫瘤位置於鼻後方,我們稱作鼻咽癌,鼻咽癌大部分是以放射化學治療為主,不是以開刀為主;如果在血液裡流動的血癌或淋巴癌,會以化學治療為主,從靜脈注射藥物讓它循環全身。」

「全身很多器官若有腫瘤,比如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直腸癌、食道癌...這些部位會先考慮是否切除效果會比較好,特別是口腔癌是以開刀為主,若開刀後對較嚴重、或較晚期的病人,再考慮做放射化學治療。」鄭世榮解釋。

至於是否每個病例都適合使用微創手術,鄭世榮表示,還是要看本身腫瘤的位置跟腫瘤大小,「有些腫瘤已經很大了,其實微創對這樣的腫瘤切除意義不大。微創就是要讓傷口很小,所以什麼時候會想到要用微創?就是本身腫瘤很小、早期發現,或是良性腫瘤,屬於較深層的組織,要減少其他淺層組織的破壞,就能用微創方式。若病人腫瘤已是肉眼就能看見,就不用內視鏡和達文西手術了。」

「所以一定要慎選病例,病人也要清楚本身的狀況。」鄭世榮也強調,且微創手術有些必須自費,也需要病人的經濟狀況許可,需要各方面來評估。

鄭世榮表示,不一定每種口腔癌及頭頸腫瘤的狀況都適合用內視鏡或達文西等微創手術進行。(圖片來源/Youtube截圖)

「8現象」自我檢視症狀是否跟腫瘤有關

問到初步辨別症狀是否跟腫瘤有關,鄭世榮指出,民眾可透過「8個症狀」先自我檢視:

1. 運動受限:如果張開嘴巴、伸出舌頭有困難,甚至轉動頭頸亦覺得有障礙,建議要就醫,檢查是否與腫瘤或有他問題相關。

2. 麻木感:舌頭、牙齒、下嘴唇或頭頸,感到麻木且一直持續著。

3. 持續有分泌物產生。

4. 頭頸或口腔出現硬塊。

5. 顏色改變:口腔黏膜有紅斑或白斑。

6. 口腔黏膜潰瘍超過2週沒有癒合,應儘早就醫檢查。

7. 疼痛無法找出原因。

8. 頸部淋巴結腫大。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醒癌友勿因疫情延誤回診時間,錯過黃金治療期。由左至右為口腔外科學會醫療促進主委李嘵屏、學術主委涂曦丰、理事長鄭世榮、資訊主委吳家佑、口腔癌委員會主委吳政憲、祕書長林鴻穎。(攝影/陳稚華)

目前針對口腔癌或其他頭頸腫瘤已有許多治療方式,且治癒的機會很高,所以鄭世榮強調,「病友還是要和醫師討論適合的方式、積極治療,一般民眾也應更加注意疾病徵兆、遠離致癌危險因子。」

口腔顎面外科學會也指出,新冠疫情3年來讓門診病患相對減少,有部分癌友害怕去醫院染疫,醫師提醒癌友應按時回診,避免耽誤黃金治療期。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英國政經風暴》上任不到50天特拉斯民調只剩1成 恐步強生後塵被「逼宮」
曇花一現?越南今年第3季GDP暴衝13.6% 第4季恐剩一半
「沒什麼好損失...你就會義無反顧」 王育敏、柯志恩投入最艱困選區 她們何以渾身是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