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老店】固守老店一甲子 從酒家旗袍做到金馬電影戲服

71歲的陳忠信製作旗袍近60年,經手上萬件旗袍。
71歲的陳忠信製作旗袍近60年,經手上萬件旗袍。

半世紀前台北酒家文化盛行,位在迪化街的老店玉鳳旗袍,幫無數「小姐」製作出勾勒完美曲線的旗袍。

第一代老闆陳孝暖,在福州原是做西裝的裁縫師,來台改做旗袍,與做女裝的太太開了服裝號。第二代老闆陳忠信是長子,接下裁縫世家家業,與父親聯手拿下不少訂單。未料後來成衣盛行,訂製旗袍式微,一度辛苦到要打粗工。直到接下電影《刺客聶隱娘》戲服訂單,方挺過難關。重新打響名號後,陳忠信轉型做起高級訂製款,面對客人選擇的新布料,老師傅挑燈夜戰,在走過半世紀的店裡,做出一件又一件跳脫傳統、讓女人更美的旗袍。

台北大稻埕商圈的布行裡,穿著素T、棉褲的女子,拿著幾塊布料在身上比較,遲遲無法做決定,這時,騎著老舊機車抵達的陳忠信,拎著一個黑色塑膠袋,不疾不徐走進店裡。「師傅,哪個花色比較適合我?」女子問得客氣,陳忠信話回得乾脆:「隨便妳,這是妳決定。」

個性老師傅 直言不諱

沒收介紹費,布錢也與他無關,單純希望讓自家旗袍有不一樣的質感,才幫忙推薦布行。「我不能跟店員配合、不會幫客人挑布,到時做出來旗袍妳嘸甲意,我不要夯這個枷(自找麻煩)。」

待女客做好選擇,陳忠信從袋子裡翻出包袖、領子版型擺上桌,再拿自製台尺開始量身。頸圍、胸圍、肩寬…量了十餘處,「妳肩膀像男生比較寬,現代人玩手機、電腦,肩線都往內凹。內衣看看要不要換罩杯,這件太小不行,照這尺寸做,以後穿挺一點,胸部就不會合。」一串話說得連布行老闆都冒冷汗,幸好客人上網搜尋資料時,就知道老師傅的規矩與脾性,豁達接受建議。

「你就要敢講,不要等人試穿嫌棄,細漢被叮到臭頭,我攏到這歲數啊!」1953年出生的陳忠信,做旗袍快60年,縫製過上萬件旗袍,早有一套與客人相處的模式,醜話說在前頭,避免事後客訴。旗袍完工需時1至2個月,看布料、設計,收費5,500元至上萬元不等,「有的人很趕,我罵她啊!訂餐廳都要提前2個月了。」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裁縫傳旗番外篇】一生為女人做嫁 旗袍老師為復興八將文化自掏百萬元製衣
13歲就進酒家 「找小姐試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