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業足球夢」之15 足球產業發展動力在贊助商

 

前言:

中華足協改組很快兩週年過去了,從國民政府遷台開拓足球發展逾70年了,至今,我們的男女國家隊依然在亞洲列強競爭「門檻」之外掙扎,很多關心足運的人都質疑現有領導班子如何挽救台灣的足球運動?再問發哥也非三言兩語可說清楚,但基本方向應先認清兩大重點:「全力執行基礎紮根與實現職業化帶動國家隊的實力提升」。這方面的投資需要堅持長期規畫與努力,一定要用對人,走在對的方向用心跟進。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要向證實已成功者學習,是努力攀上成功者應該多借鏡的對象,也未必要求遠取經,再次強調今天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更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

 

挽救我們的足球,直說就是要讓踢球人有前途過好生活,就得落實向下紮根(即青訓)並向上開花(實現職業化)結果,話說到這裡,圈內貴人多忘事,發哥只好老調重彈再闢系列專題連載,重新推出「台灣職業足球夢」系列,從多方角度探究大家最感興趣的台灣足球職業化問題,究竟該如何堅實地邁出去。

 

足球產業發展動力在贊助商

 

在足球產業形成、發展的過程中,贊助商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力,贊助商不僅是足球產業發展的動力,也是足球產業發展最大的直接受益者。

 

贊助商通常以兩種面向出現,第一種面向是廣告客戶,贊助商的廣告開支是電視足球節目最大的經費來源;第二種面向是私人贊助商,為了擴大企業的知名度,樹立自己在公眾中的形象,他們經常不惜財力贊助各職業俱樂部和職業球員,贊助舉辦各種各樣高水準的比賽,為比賽提供高額獎金。

 

一般來說,贊助商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領域:體育用品(如愛迪達、耐吉、樂得)、電器(如日立、三星及聲寶)、汽車(如飛雅特、豐田)、食品飲料(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航空(如阿聯航空)等。

 

昔日以世界影響很大的義大利甲組聯賽為例,以前賽季內贊助商投入的款項高達二千三百萬美元以上,著名的歐寶汽車公司每年投入義大利甲組俱樂部的贊助費用最多,它主要贊助對象是大名鼎鼎的AC米蘭隊,贊助費每年約達四百萬英鎊。位於贊助費排行榜第二位的是拉達諾奈公司,它向祖文特斯俱樂部提供每年約二百萬鎊,排第三的是佩科里諾公司贊助卡利亞里俱樂部,金額每年也超過一百五十萬鎊。

 

贊助商的贊助行為帶有明顯的功利性,也就是說,他們垂青的僅僅是預計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俱樂部,為了吸引贊助商,各俱樂部的擁有者捨得下大本錢追求一支更為完美的足球隊。於是各俱樂部之間的球星爭奪戰勢不可免,這樣爭來爭去,球星的身價便愈炒愈高,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暫不提現今高價轉賣,拿上世紀為例如1987年荷蘭一代巨星古力特由恩和芬轉會AC米蘭,轉會費580萬鎊;1990年義大利的巴吉歐轉入祖文特斯隊的轉會費為800萬鎊;1992年法國的巴賓以1000鎊轉入AC米蘭;1992年義大利的維亞里1250萬鎊轉入祖文特斯隊;英格蘭昔日射腳薛瑞爾更以1500萬鎊的上世紀世界最高轉會費加盟紐卡索隊。

 

後來,由於歐洲經濟蕭條,球市受到一定影響,但球星的轉會費仍是天文數字,身價依然居高不下。

 

贊助商的另一作用是以大量的金錢培植一大批收入豐厚的足球明星。一方面,通過向電視台及俱樂部提供廣告資金和贊助,使得向足球明星提供高薪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他們還直接向足球明星提供贊助資金。一大批足球明星的衣食住行,都帶著贊助商的印記,而他們從中獲得的款項,也近乎天文數字。贊助商對明星的包裝反過來為那些夢想成功、渴望賺大錢的青少年提供了一種模式,吸引了更多有潛力的青少年投身足球運動,從而也促進足球運動的普及發展。

 

贊助商使足球成為一項萬眾矚目的運動,同時也為自己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讓更多的公眾了解到自己的產品,從而贏得了更多的顧客,獲取更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