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蛋雞產蛋率僅52% 動團:進口無法救窮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左三起至右)、立委林淑芬、陳椒華、陳亭妃及友善飼養的蛋農們25日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蛋雞產業落後、產能差、產銷失衡的問題,呼籲執政黨及總統參選人提出具遠景的產業革新政策,以保障國人糧食安全與品質。(劉宗龍攝)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左三起至右)、立委林淑芬、陳椒華、陳亭妃及友善飼養的蛋農們25日舉行記者會,針對台灣蛋雞產業落後、產能差、產銷失衡的問題,呼籲執政黨及總統參選人提出具遠景的產業革新政策,以保障國人糧食安全與品質。(劉宗龍攝)

進口蛋食安引爭議,根據統計,台灣在養母雞高達4500萬隻,然而產蛋率僅52%,遠低於國際平均的80%,國內仍然缺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進口蛋只能救急,但不能救窮,國內養雞產業的落後,進而導致產能低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與蛋農昨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在進口蛋引發社會紛擾之際,執政黨及總統參選人能正視台灣蛋雞產業長年落後,並提出具有高度及遠景的產業轉型革新政策,保障國人糧食安全與品質。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台灣因飼養環境及技術落後,台灣長期陷入「雞越養越多,汙染越來越嚴重,蛋卻依舊不足」的困境,甚至還要靠進口的惡性循環。

根據202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以同樣一隻人為育種的蛋雞來說,台灣的飼養蛋雞每年平均只產190顆雞蛋,遠低於全球平均的202顆;台灣蛋雞產蛋率僅約52%,GDP與我國相近的西班牙和義大利,產蛋率卻都在80%,遠高於台灣。

陳玉敏指出,蛋荒不是蛋雞養得不夠,而是養不好、產蛋效能差,台灣近8成蛋雞場是傳統格子籠飼養,蛋雞長期處於各種緊迫狀態,疫病抵抗力差,加上禽舍老舊殘破、知識技術無法提升、蛋農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導致產業落後、產能低落,無法因應禽流感、極端氣候等威脅,一旦染疫母雞死亡率變高,便雪上加霜爆發蛋荒危機。

此外,蛋商對雞蛋不分大小與品質,全部以相同價格來收購,這就是所謂的「包銷制」。產官學人士均表示,包銷制無論雞蛋大小和品質好壞,通通以均一價收購,根本無法讓飼養的管理有所提升,也無法讓產業進步。

亞植自然農場二代蛋農黃彥哲說,政府一直推動蛋雞產業轉型,從格子籠飼轉型到密閉水簾畜禽舍,但我們這些友善飼養的蛋農卻沒有得到相同的鼓勵,政府應該要重視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