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化學會壁報論文競賽 大葉大學藥保系一優勝一佳作

▲大葉大學藥保系的研究成果,在台灣農業化學會壁報論文競賽獲得優勝與佳作。(記者林明佑翻攝)
▲大葉大學藥保系的研究成果,在台灣農業化學會壁報論文競賽獲得優勝與佳作。(記者林明佑翻攝)

【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創新研發,永續未來!大葉大學藥用植物與食品保健學系參加台灣農業化學會第61次會員大會口頭論文報告競賽,藥保系助理教授許文光指導大三生蕭喜云研發「丹參葉多酚最適條件萃取及抗氧化活性之研究」,找出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的價值,獲頒壁報論文報告優勝,徐泰浩教授指導博士生簡慈儀開發「應用新式主動饋氣調控醱酵系統於蟲草素量產之探討」,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提出新的生產系統,榮獲壁報論文報告佳作。

▲大葉大學藥保系蕭喜云同學(左)研究丹參多酚獲壁報論文優勝(右許文光老師)。(記者林明佑翻攝)

榮獲優勝的藥保系三年級的蕭喜云表示,丹參目前只有根部當中藥或茶包使用,丹參地面上的莖、葉、花都變成農業廢棄物,因此實驗室希望找出丹參除了根部以外的用途,達成循環經濟。這次在台灣農業化學會發表的研究成果,從丹參的葉子萃取多酚,並探討在什麼條件下,萃取出的多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較高,找出萃取製程的最適條件,未來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丹參多酚的應用價值,很開心可以得到評審肯定。

▲大葉大學藥保系博士生簡慈儀(左)獲頒台灣農業化學會壁報論文報告佳作。(記者林明佑翻攝)

蕭喜云說,實驗室就像一個大家庭,許文光老師不只是細心指導大家做實驗,也鼓勵大家勇於嘗試,大二跟著學姐一起做實驗,大三自己獨立進行專題研究,一步一步完成實驗,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老師討論,期間也參與了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STEM領域及女性研發人才培育計畫,與多位微生物領域的老師、同學交流,讓她對研究有更開放更多元的想法。

藥保系助理教授許文光說,丹參是農委會這幾年推廣的農作物之一,丹參的根部是食品也是中藥材,中藥將丹參用在改善心血管等問題。蕭喜云同學非常認真,加入實驗室後就開始參與丹參研究,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學校做實驗,此次研究主要是開發丹參葉部的經濟價值,透過萃取技術與實驗分析,確立製程與功效成分,讓原本的農業廢棄物可以再利用,實驗證實了丹參多酚可以清除自由基,具備發展為藥品、保健食品與美妝原料的潛力。

獲頒佳作的「應用新式主動饋氣調控醱酵系統於蟲草素量產之探討」,由博士生簡慈儀、劉旻靈與趙士慶老師、許文光老師、李世傑老師、徐泰浩老師共同研發,簡慈儀同學指出,蛹蟲草含有豐富的蟲草素,目前可以人工培育,常被用來當冬蟲夏草的替代品。

簡慈儀說,實驗室開發了主動饋氣調控醱酵裝置,偵測在液態培養的醱酵過程,產生CO2代謝氣體的情況,並找出蟲草素最佳生長條件,透過自動控制讓環境維持在能提高產率的狀態。實驗也發現,當內部發生汙染時,CO2數值會快速增加,藉由數值的智慧監測,可以比人工判別更早發現異常,達成更好的品質管理。

趙士慶老師說,目前蛹蟲草培育方式包含固態培育和液態培養,固態培育必須耗費30天以上、甚至要50到60天,才能達到理想的蟲草素濃度,液態培養則有濃度較低的問題。此次開發的主動饋氣調控醱酵系統,整合了感測器、物聯網、3D列印、直流變頻等技術,讓液態醱酵可以控制最適條件,提高蟲草素濃度,約12到14天就可以量化生產品質穩定的蟲草素,比起固態培育更省時。裝置亦設置有智慧插座監控,根據記錄下的資料顯示,目前5公升的系統每天用電平均只有0.082度,這項發明也符合了節能與永續的精神。

徐泰浩教授強調,蟲草素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發炎等特性,一直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醫療保健品,在2022年蟲草市場就已經超過10億美金,實驗室結合物聯網、人工智慧與醱酵系統,提出獨步全球的技術,一方面透過感測器智慧監測與物聯網傳輸,讓管理端即時掌握產量與環境變化,另一方面,有效縮短蟲草素生成的時間,因此簡慈儀同學能在台灣農業化學會的一百多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獲得佳作,相關技術也將提出專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