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三角 呈現孤軍奮戰史
▲▲異域故事館
▼孤軍紀念廣場。
可了解電影《亞細亞的孤兒》、《異域》中所描述「滇緬邊區游擊部隊」是一支罕為人知的特殊軍隊,國共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台,這支部隊在緬甸和雲南邊界遊走,奮戰不懈,直到最後撤退回台。現存的部隊隊員與其後代,為了讓歷史記住這些勇敢的軍人,這支異域孤軍的勇氣與事蹟,將於桃園市「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內,設置孤軍紀念廣場及「異域故事館」,忠實呈現這段長達二十多年的「孤軍奮戰」史。
桃園忠貞新村是安置第一批撤台孤軍的眷村,如今已然成一處極具滇緬美食和文化特色的地區,這支部隊當年在泰、緬、寮三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區為守護台海安全而奮戰,而「忠貞新村」剛好位於桃園市中壢、平鎮和八德這三區的交界處,也成為另類的台灣金三角。
異域精神特色商圈
桃園市魅力金三角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協會,每年都會在雙十國慶,在開設的「忠貞新村文化園區」辦理「雙十國慶嘉年華」活動,整個「魅力金三角商圈」充滿軍事風,每個店家用心佈置,呈現當年的時代氛圍,讓商圈成為異域精神、愛國精神的代表,桃園市政府也協助商圈集結雲南少數民族的文化、飲食、工藝等特色,形成魅力金三角特色商圈,期盼透過影像、故事、美食,讓國人與年輕一代,了解當年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
日前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一九五三年底,第一批國軍自滇緬邊境揹著國旗離開金三角,撤回台灣落腳桃園,讓異域孤軍故事在「忠貞新村」繼續展開。在中華民國國慶,鄭文燦也特別向第一線國軍將士及家屬致上最高敬意,感謝國軍日夜保護國土,守護台灣的自由民主。
鄭文燦在任內也為保存忠貞眷村及少數民族文化,陸續協助推動孤軍紀念廣場、異域故事館等設施,讓過去歷史中的傳奇故事、永恆記憶,能被完善記錄保存下來,市府每年舉辦「龍岡米干節」,彰顯異域特色,讓魅力金三角商圈成為台灣特色商圈的領導者。
日前行政院退輔會主委馮世寬來到「忠貞新村文化園區」為十二位光武部隊先進、三位遺族代表頒發「雲南反共救國軍紀念章」時表示,不禁讓他回想起當年袍澤在滇緬地區的努力,孤軍紀念廣場及「異域故事館」,讓孤軍歷史、異域故事能妥善保存,也期望未來可以記錄孫立人將軍的事蹟,相信在此發生的每段歷史,都會成為國人的共同歷史記憶。
身兼桃園市魅力金三角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金三角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的王根深表示,滇緬部隊將保衛台灣海峽視為重要任務,不怕戰死沙場,只怕被人們遺忘,希望這段歷史不會被忘記,協會十年前開始整合「忠貞新村」原址範圍周邊土地與老舊房舍打造「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占地約一千坪,園區內的「異域故事館」預計二○二二年二月試營運。
「忠貞」二字的意義
王根深是緬甸華僑,父親在戰爭時期從雲南逃至緬甸後定居,開了玉石礦場,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一九五○年出生於緬甸密支那的王根深,便是在這樣富裕的家境下長大,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華人,那時緬甸建了華文中小學,任教老師都是不想回中國打內戰的黃埔軍校軍官,因此我從小聽著國父革命的故事,嚮往著三民主義長大,雖然拿的是緬甸身分證,但心裡的故鄉一直都是中華民國政府所在的台灣。
王根深表示,當時很想為正處於戰爭中的國民政府做些什麼。他選擇了拿起槍桿,那一年他只有十五歲,個頭都還未及一桿槍高,就加入滇緬游擊隊,開始保家衛國的責任,「這支部隊裡的核心成員包括了雲南漢人、雲南邊境少數民族、緬甸華僑和泰籍華僑。
忠貞新村是政府起的名字,因為滇緬游擊部隊對中華民國台灣始終抱著「忠貞」的心態,這也是眷村名字的由來,他是最後一批撤退的隊員,也是在孤軍末期游擊戰中少數的倖存者之一,保住性命撤退回台後,卻發現沒多少人記得這群人,也沒人知道那支部隊到底做了什麼,這是他心裡的遺憾,也是歷史對軍人的遺忘。
滿腔熱血民族先鋒
王根深在異域十三年,入伍時為了受訓,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從緬甸密支那出發,走到泰國邊界的基地格致灣報到。
王根深談起出發時每人一套純棉軍服,然而行軍到基地後,軍服幾乎只剩下縫線連著幾片布而已,一路上荊棘滿佈,也遇過瘴氣,得過瘧疾,全靠同伴、老師們彼此輪流揹著,才安全到達,腦中幾十年前的回憶仍然猶如昨日,記得很清楚,一九六六年十月到達基地,我們每個人領到一支卡賓槍和一套嶄新的軍服。
受訓了一年多,畢業時王根深才滿十七歲不久,由於最初成立的游擊部隊犧牲太多人,加上兩次撤台,剩餘隊員裡懂中文的人不多,因此從小讀華文學校的王根深,被派到滇緬邊界,軍銜少尉,開始了長達六年的游擊部隊生涯,在不熟悉的叢林與縱谷中打仗,被緬甸、泰國和解放軍三面夾攻,進退維谷,通訊艱難,但大家前仆後繼,從不怯戰!「戰爭很殘酷,與我一起受訓的六十八人,最終倖存下來的不到兩成」王根深感慨的說。
殘酷戰爭幸存無幾
二十八歲回台擔任情報局任內勤文職,七年後,本來還要再度被分派到金三角,然而戰地太殘酷,十三年過往不堪回首,在台灣升遷也因學歷而困難重重,為了追求夢想中的生活,他決心申請情報員專任通聯摩斯密碼,經過這職務緩衝,很快就如願的退休了。
退休後的王根深全力投入餐飲經營,事業小有成就後,他開始著手孤軍故事的保存和地方文化的推廣,王根深語帶感慨的說起這段孤軍的歷史:「一九四九年,有一支部隊來不及隨政府撤退,通過雲南逃到滇緬邊境。由於通訊切斷,與遷台後的國民政府聯繫不上,必須自立求生。沒有人不想家,但要回去團聚,首先要在這亂世中活下來。由於部隊作戰經驗豐富,為了生存他們開始幫金三角區域的馬幫當保鑣,護送貨物從緬甸到泰國。一方面賺錢養活自己,一方面募兵和尋找傳遞情報回台的機會。
當時馬幫對緬甸和泰國政府來說是個棘手的存在,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有一支別的國家的武裝部隊在自己的領土上,這引起了遠在台灣的國民政府注意。李彌將軍這才知道,原來他手下有一支部隊,沒有放棄,還在滇緬邊境奮戰著,李將軍受命前來整頓部隊。這時候,朝鮮半島那裡開戰了,游擊部隊協助美軍在雲南發起數次攻擊,牽制後方,化解聯合國軍隊在韓戰的壓力。
韓戰後,自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一年間,部隊中接連兩次撤回了部分官兵及眷屬約一萬餘人,分別安置在龍潭、屏東和高雄等幾個眷村,其中最大比例的七千餘人,集中在桃園忠貞新村,成員大多是雲南人。這些撤台官兵歷經十二年的飄泊,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中。而剩餘自願不撤退的部隊成員,則繼續留守在金三角(主要是緬甸)這個戰火不斷的異域。
踏上心中信仰土地
王根深的妻子李詩梅是雲南傣僳族人,隨著王根深撤退回台,住進了忠貞新村,因為忠貞新村的住民大部分都是雲南人,先前回台的軍眷們已在巷弄紛紛賣起拿手菜,也讓王根深夫妻看到忠貞新村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夫妻倆一九八一年開始從一個小米干攤一路努力,目前已有八個品牌十五間店。
近年王根深成立協會和基金會,希望能從不同面向發展忠貞新村這個區域的美食、文化和故事。在眷村建拆遷後,王根深積極保留了幾棟老建築,並將其活化成異域故事館、特色餐館、文創店及文化體驗教室,王根深也培育了一支文化表演團,來行銷忠貞新村的文化特色。王根深以共好的精神,透過所有協會會員的共同努力,讓台灣的民眾終於注意到這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滇緬孤軍奮戰歷史
桃園市金三角文化基金會副董事長,前國防部政戰局長聞振國表示,身為政戰局前局長,我知道滇緬孤軍的歷史,作為一個退役軍人,我打從心底佩服他們,因此後來聽聞了王董事長堅持要做的事後,我就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團隊,一起努力讓忠貞新村的新魅力讓更多人知道。我也支持王根深董事長接下來所要做的事,就是開設一個「異域故事館」,來講述、留存這支孤軍的故事。
未來的異域故事館
「異域故事館」為全國首創,是為了紀念一九四九年期間國共內戰退守到滇緬邊界之國軍部隊,當時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他們成了孤立無援的異域孤軍,有許多顛沛流離、可歌可泣的的故事,但這段故事鮮為人知。王根深數十年來四處蒐羅各種已解密的文件、舊相片和老文物,二○一八年買了忠貞新村歷史最悠久的幼稚園作為故事館的館址,從此異域故事館將在忠貞新村落地生根,也從此讓世人記住這段歷史。
王根深說,人生前階段已任務性的完畢,現階段認為自己身上有個重擔,那就是關懷老兵,傳揚孤軍精神,因為我什麼都記得,所以我想讓台灣人也記得,有一群人曾為這座島上的人們,在遙遠的異域,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及砲彈中倖存,過去孤軍的真實故事,幾乎不為人所知,而如今,這些人的名字、戰績和英魂,都將隨著未來的「異域故事館」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