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銘板3月營收年增14% 缺晶片緩解 林口廠產能提升

台灣銘板前董事長王挺榮(左起)、董事長兼執行長劉立恩、總經理印文正。台灣銘板提供
台灣銘板前董事長王挺榮(左起)、董事長兼執行長劉立恩、總經理印文正。台灣銘板提供

【民眾網記者劉家瑜/綜合報導】

金融卡製卡商台灣銘板(6593〉今日公布2023年3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0.58億元,受惠於晶片短缺問題逐步緩解,帶動公司旗下製卡訂單需求回暖,是推進公司3月營收較上月成長41.43%、較去年同期成長14.16%的主要原因;累計2023年1至3月營收達1.36億元,較去年第四季營收1.16億元成長16.66%。

台灣銘板表示,以第一季產品別營收比重分別為卡片(含3D票證)63%、卡片個人化17%、銘板20%,其中,信用卡與金融卡的製卡量已自去年第四季開始攀升,帶動卡片業務的營收比重也自今年第一季開始成長,其主要是得力於晶片供應充足,過去積累的缺貨量已開始恢復作業,創造公司林口廠之產能稼動率保持約七成的水準。

台灣銘板進一步表示,公司成立逾50年來,掌握卡片類從外觀設計、電路設計、卡片本體設計、感應天線設計、軟/韌體開發等一條龍產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並提供銀行業者客製化服務的製卡系統,協助銀行從加解密系統、資料處理與加解密運算、製卡(磁帶、晶片卡錄碼等)、裝封、郵車收件、到持卡人收卡,多年所累積的卡片量產品質、服務等優異口碑,深獲台灣金融業界多家銀行高度的肯定與回購率,創造台灣銘板在全台四家製卡廠商中,連續五年取得平均市占率高達3成的成績單。

展望2023年,台灣銘板對整體營運維持審慎樂觀看法。以目前在手訂單來看,主要銀行客戶在晶片供貨回穩後,已全速推進信用卡發行的腳步,創造公司旗下客製化卡片的訂單需求持續增加,加上3D票證穩健的出貨態勢,雙雙齊步助力台灣銘板今年整體營運有機會繳出穩定向上的成長動能;再者,台灣銘板洞悉ESG為企業未來發展目標,並積極開拓差異化產品市場(PET-G綠色信用卡、感應式金屬卡、冷錢包信用卡),創造企業競爭力。

其中,”PET-G綠色信用卡”自2021年3月取得國際組織認證後,目前已有兆豐、上海儲蓄、聯邦、陽信等銀行採用,累計至今量產168.7萬張,隨著主要銀行對於PET-G綠色信用卡需求增溫,將帶動公司綠色信用卡業績從占2022年卡片營業額9%進一步拉升,並對台灣銘板未來整體營運創造新一波成長動能。

更多新聞報導:

台灣銘板董事長劉立恩接任 熟稔法律專業、加密貨幣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