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陷入「嬰兒荒」,生育率遠低於CIA標準,政府有什麼應對策略?

文:林佳萩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在2035年,台灣的生育率預計會少於韓國的生育率,情況令人堪憂。國家發展會的主委也隆重表示政府應該增加經費上補助,進而鼓勵生育。另外,根據美國CIA所公布的《世界概況》,一般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應該達到2.00,才得以維持死亡率與生育率的平衡,使國家正常運作。而台灣的生育率卻僅僅1.08。

少子化成因:房價、職場壓力、沉重的育兒成本

歐美媒體最近出現「嬰兒荒」(Baby Bust)此單詞。所謂的「嬰兒荒」為因少子化而造成經濟景氣消退。相反的,「嬰兒潮」(Baby Boom)意思則是描述生育率升高的情況。

而台灣正陷入嬰兒荒的情況之中。

日本也是面臨少子化的國家,據統計,成人尿布的銷售竟已反超嬰兒尿布的銷售量,日本老齡化的嚴重程度已受到許多國家注意,而台灣也將面臨少子化的問題。在右邊的台灣2022年的人口統計學圖表(來自CIA官方網站),可以看出孩童的比例非常低,而60多歲的老年人則比孩童比例還高。

可以清楚看出台灣2022的入口統計學圖表,是形成一個如「鑽石」的形狀,通常形成鑽石型的人口統計圖的國家,都是孩童比例下降,壯年群體上升,導致老年人比例的提升。此外,圖中還顯示了0~10歲的群體比20~30的群體人口還少了許多,這些都顯示了少子化的跡象。

由於新生兒人數的稀少,進一步導致未來壯年人口將會降低,而當前的壯年人口佔據人口比例大,也意味著未來的老年人將會增多。

根據統計,光是2016到2021年,全國的房價漲幅就到達9.85%。因為房價的飆升,導致許多年輕人對買房絕望,而放棄生育的想法,也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房價的飆升,導致年輕人不生不孕,使少子化的問題每況愈下,又由於房地需要人流的支撐和人口,而因為少子化,這些區域將無法發展,影響國家的發展和經濟的不平衡。

此外,在華人社會當中,傳統觀念保持著就學期間以課業為重,鮮少結婚生子的案例。高等教育的延伸也導致許多女性的生育年齡延後;另外,許多在職場上女性擔憂生育會影響自己在職場的表現、升遷與工作穩定性,更因為許多女性在孕期與產後修復期時,無法領取薪水,導致女性會身處在經濟壓力之中。

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成因,就是沈重的育兒成本。根據立法院報告,一位孩童的育兒成本大約為500萬到600萬之間。

少子化後果:院校倒閉、總扶養比增加

依據立法院所發表的「我國少子化問題對策研析」文章,少子化趨勢之下首先會引發的問題,是可能會造成學校倒閉、教師超額和班級數減少。

在2021年,出現學生缺額學校數量,就已達20多所。在2022年,清華、台師大、中興等等的名校都有缺額,而明道、長榮、真理、大葉和玄奘等私立學校,分發入學缺額比例更達到九成,加入繁星入學、個人申請之後的註冊率也多在40%至60%之間。私校工會的理事長尤榮輝表明在六年後,預計會有40到50所的私立專校將會倒閉。

因為出生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口的增加,造成勞動力高齡化、就業人力降低。另外,少子化也會引發總扶養比增加的負面現象。總扶養比是指老年人或者非勞動者與勞動年齡的比例。我國總養比從2012年就逐漸攀升。根據國發會資料,在2022年,總扶養比為42.2,到2060年,預計會超過100。

應對政策:不只生育,更連帶影響地域發展和失業率

因為近期台灣社會生育率並沒有升高只有下降的趨勢,政府應實施政策,擺脫生育率「倒數」幾名的排位,以下分別列舉。

第一個應實施的政策,是使申請育嬰假的孕婦在同時間能收到補助。政府不只要給予育兒和生育上的補助,還可以幫助老年人更輕鬆的退休,使老年人能在退休的期間照顧孩子,減輕父母的工作量,或者使育兒者快點回到職場。此外,為了因應房價上漲,政府可以給予孕婦或有育兒的家庭房價補助,不僅減少育兒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可以鼓勵生育。

再者,少子化所衍生的問題為地域發展的落差。根據日本的調查顯示,少子化首先會影響的是鄉村地區,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因為都會區的良好發展,則會吸引壯年人口流往都會區,導致鄉村壯年人口減少;因為壯年人口流往都會區,更多勞動力進入勞動市場,致使都會區更加繁榮,生活機能也隨之提升,對於人口拉力增加,吸引更多壯年人口流往都會區,導致鄉村的壯年人口快速流失。

因應地區發展落差,地方政府應針對不同地區的人口結構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例如:針對偏鄉老年人口較多的地區規劃長照的政策、無障礙坡道、低樓層的社會住宅和增設警報系統。

而大量的壯年人口流往都會區,也導致工作崗位不足問題。台灣的失業人口比例並不低,在2022年11月,台灣的就業人口為1143萬人口,而失業人口為42.8萬人。地方政府應針對壯年失業人口提出就業技能培訓,因應隨著少子化加劇,勞動力減少,工作崗位也漸漸減少的問題。

綜上所述,台灣現況的生育率低於美國CIA所提出的生育率標準,其原因可歸咎於房價的飆升、孕婦孕期停薪與職場權益受限、晚婚與晚孕等問題,而生育率低落所造成的少子化使學校的入學學生不足、總扶養比增加,也造成勞動力減少。

因應上述嚴重後果,政府必須提出包括移民相關政策在內的少子化的對策,也需要思考區域發展落差之下,在不同人口結構的地區的應對策略,以及各種少子化衝擊之下台灣社會衍生的相關問題,才能使台灣社會的未來愈趨穩定與正向發展。

延伸閱讀
FTX事件後砍向「境外交易所」的刀:各國推出哪些不歡迎措施?交易所如何因應?
催生軍中人權促進會的「黃國章命案」(一):「不准火化要保留全屍」,黃媽媽決心對抗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