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亞洲影展亮相 為角逐奧斯卡暖身

「九槍」導演蔡崇隆強調台灣需要正視移工人權議題,全球都面臨類似問題,大眾應該挖掘和探討這個議題。(記者張庭瑜/攝影)
「九槍」導演蔡崇隆強調台灣需要正視移工人權議題,全球都面臨類似問題,大眾應該挖掘和探討這個議題。(記者張庭瑜/攝影)

第九屆亞洲國際電影節(Asian World Film Festival,AWFF)11月9日(週四)庫爾富(Culver City)隆重登場,並與洛杉磯經文處台灣書院、文化內容策進院攜手推出「台灣電影日」,為代表台灣提名「第96屆奧斯卡」的兩部影片舉辦特映會,為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外語片暖身。

第一場特映影片「九槍」角逐最佳紀錄片,由著名導演蔡崇隆執導,深刻反映台灣東南亞移工所面臨的困難,引起觀眾深刻思考,並獲得極高評價。第二場特映影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角逐最佳國際外語片,由程偉豪導演執導,以幽默灰諧的方式呈現另類同志題材,贏得觀眾熱烈喝采。

經文處處長紀欽耀和夫人出席支持兩部台灣影片角逐奧斯卡,他們在紅毯上接受主持人訪問,並在「台灣電影日」開幕式致詞,向國際影人介紹兩部台灣影片的獨特之處。紀欽耀分別介紹了「九槍」的背景和意義,強調其對移工人權的關注。他還分享了「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成功,指出該片在台灣取得高票房並在國際平台,如Netflix等串流平台上獲得關注。

特映影片「九槍」片長1.5小時,紀實警方執法過程,引發觀眾深刻的反思。導演蔡崇隆以直觀且全面的方式處理這個議題,並呈現台灣政治和社會結構下外籍移工所遭受的壓迫、歧視和冷漠。蔡崇隆表示,這是一個全球性議題,他希望這部影片能夠引起台灣人民的反思和改進。

蔡崇隆解釋影片的兩個視角,一個是記者的報導角度,另一個是移工阮國非的靈魂視角,他們通過阮國非在社交媒體上的詩文和訪問越南家人,還原移工的生活,並強調移工也有尊嚴和夢想。他希望影片能夠跳脫二元對立,引發更多的思考,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蔡崇隆指出,台灣在疫情解封後失聯逃跑的移工高達73萬,這個數字比嘉義的人口還多,這些移工怕被警方逮捕,逃到工地、工廠、伐木等地打黑工,他們留在台灣只是為改善家鄉的生活條件。他呼籲政府正視這個問題,尋求解決之道。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導演程偉豪和製片金百倫也在現場分享他們的作品。程偉豪表示,這個故事結合多種元素,如冥婚、同志、懸疑、靈異、愛情、動作和環保等,但核心價值是「愛」,能夠打破刻板印象,連結生死,跨越性別的議題。他們未來仍將堅守以愛為中心和多元的類型原則,計劃和「當男人戀愛時」導演殷振豪再次合作,拍攝「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的續篇。

台灣書院簡德源主任也表示,當天有多位奧斯卡評審委員出席,從主持人的唱名就可得知兩部影片吸引了評審和貴賓觀看。參展電影都是經過50個亞洲國家或地區的甄選,代表官方參展奧斯卡和金球獎的作品。此外,簡德源的團隊還精心準備台灣波霸奶茶和讓觀眾好奇的冥婚紅包,內含台灣鳳梨酥,象徵著「旺來」的好兆頭。

AWFF執行總監Georges N. Chamchoum表示,該影展自2015年成立以來,已成為連接奧斯卡評審委員會和亞洲電影輸出的平台,提高亞洲各國電影作品在美國的知名度,為更多優秀影片進軍好萊塢提供機會。他也表示影展已成為參選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前哨站,並祝福台灣參展的影片能受到各界喜愛。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洛城華女疑遭夫分屍丟垃圾箱 父母恐也遇害 夫已被捕
入冬首場暴風雨下周襲南加 降雨最多達6吋
蒙市華女離奇失蹤 最後身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