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需要海量無人機支應國防需求 但是產線在中國手中

烏克蘭軍對俄抗戰使用的無人機,就是中國大疆(DJI)的產品。路透社
烏克蘭軍對俄抗戰使用的無人機,就是中國大疆(DJI)的產品。路透社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吸取俄烏戰爭的教訓下,各方都一致同意台灣需要預先準備好大量、廉價的無人機,來因應台海可能爆發的中國侵略戰爭。問題是,全世界絕大多數的無人機主要產線就在中國。

這造成國防當局與廠商的難題:是要猛然拉高生產成本以達到自產的能力,還是只能受制於現有產能慢慢累積。

儘管以陸地作戰為主的烏克蘭,與有台海的台灣,面對的國防戰略挑戰完全不同,但有一點很確定:基層部隊需要大量廉價的無人機,提供寶貴的偵搜情報,如果失去無人機優勢,就會面對嚴重的劣勢。

報導中說,烏克蘭部隊目前每個月估計要消耗掉1萬架無人機。華府智庫加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戈梅茲說:「烏克蘭給我們的教訓是,現代戰爭所需要的物資有多密集。如果重新補給有困難,那預先囤積大量物資,保護這些物資,將是防衛台灣的必要工作。」

前線的烏克蘭部隊發現美國提供的無人機昂貴、難以使用,因此集中倚賴採購消費等級的無人機。然而,這些民用的小型無人機,有四分之三都是中國大疆公司(DJI)的產品。一旦台海爆發戰爭,台灣不可能寄望大疆提供無人機,也難以信賴可能被遠端操控、破壞的中國製無人機。

就技術層面而言,生產這些小型無人機對台灣不是難事,問題在於規模。台灣的老牌遙控機、無人機廠商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表示,以無人機最關鍵的雲台來說,雲台的零件台灣幾乎都有生產,但是組裝雲台的產線幾乎都在中國,因為中國的人工便宜。

雲台是讓無人機上的光學鏡頭與感測器,在飛行中保持穩定的關鍵零件。陳冠如表示,要從中國以外的地方買到雲台,價格將至少是中國的兩倍起跳。他還舉例說,雷虎科技曾經花了六個月設計自家的雲台,找到以色列廠商供應,結果去年10月加薩戰爭一爆發,以色列的貨源就沒了。

驅動無人機的馬達是另一個痛點。另一家台灣無人機廠商智飛科技(Taiwan UAV)董事長黃重生說,他們曾經尋求澳洲產製的馬達,取代中國製產品,結果成本是20倍起跳。

而由於訂單太小,台灣的廠商都不見得願意供貨。黃重生說,他曾經五度拜訪一家台北近郊的工廠,喝了好幾個小時的茶,才終於能夠敲定訂單。他說:「要不是我有(保衛台灣)信念,我早就放棄了。」

台灣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陳柏宏向《華爾街日報》記者說:「如果我們要堅持徹底的『非紅色供應鏈』,所有零組件都要自產,那我們必須問,有廠商願意來做賠錢的生意嗎?」陳柏宏表示,與其堅持徹底的零件去中國化,應該研究哪些關鍵零件不能來自中國,才是合理的作法。

美國國防智庫蘭德公司奧赫曼內克(David Ochmanek)指出,烏克蘭戰爭讓各界清楚認識到,運用無人機是烏克蘭能夠「以小博大」的關鍵。

親自到烏克蘭參戰,最近剛出版《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的陳晞,以他自身參戰的經驗指出,無人機對前線官兵掌控敵情非常重要。他說:「如果沒有無人機,你就處於絕對的劣勢。敵人可能知道你在哪,你卻無法知道敵人的位置,所以你就一直會遭到伏擊。」

更多太報報導
水下無人機、先進AI技術 美智庫預言台海戰爭將重塑無人機戰事
美售台兩款「自殺」無人機 揭仲:國軍無人機作戰防禦準則仍待解決
美宣佈3.6億軍售彈簧刀等型攻擊型無人機 國防部曝:本次大幅縮短審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