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物過敏排行榜出爐!「帶殼海鮮」奪冠

▲食藥署公布台灣食物過敏調查,帶殼海鮮不意外奪下冠軍。(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公布台灣食物過敏調查,帶殼海鮮不意外奪下冠軍。(圖/食藥署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食物過敏愈來愈常見,食藥署今(29)日公布市售食品常見過敏原和食物過敏調查,結果發現台灣食物過敏冠軍仍是「帶殼海鮮」,值得注意的是,國小學童對花生過敏的發生率上升,排名到第2名。有醫師認為,主要跟環境正在改變有關。

食藥署今日舉行食安記者會,並公布市售食品最常見的過敏原和食物過敏調查,不論是國小學童、國中學生、成人對台灣食物過敏冠軍仍是「帶殼海鮮」。國小學童過敏排行榜2到5名依序是花生、雞蛋、水果、牛奶。國中學生為魚、花生、雞蛋、牛奶。成人則是魚、花生、水果、牛奶。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認為只有國外出生長大者,才會對花生、堅果較容易嚴重過敏,但是現在台灣有愈來愈多本土、沒有出過國的孩子對花生過敏,日前更有名幼兒園男童因對花生過敏,曾有連續3次就醫、一次送急診紀錄,最嚴重的一次出現呼吸困難、喉嚨聲音沙啞、嚴重肚痛等全身性症狀。

▲台灣食物過敏原調查,除了帶殼海鮮外,對花生、堅果類過敏的人數愈來愈多。(圖/食藥署提供)
▲台灣食物過敏原調查,除了帶殼海鮮外,對花生、堅果類過敏的人數愈來愈多。(圖/食藥署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主任蘇冠文指出,近年來台灣食物過敏盛行率上升,據統計,4到18歲以及成人食物在2004年過敏盛行率為7.7%、6.4%,但到了2017年上升到10.4%、12.5%。同時,他也提到,全世界過敏發生率都在上升,約增加2到5倍,而台灣愈來愈多本土、沒出過國的孩子對花生過敏,原因尚不明確。全世界也都在研究為何全球過敏人口增加,雖沒有公認答案,但已認為與基因無關,主要與環境正在改變有關聯。

食藥署也提醒,市售包裝含有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羊奶、蛋、堅果類、芝麻、含麩質的穀物、大豆、魚類等,以及使用亞硫酸鹽類等終產品其二氧化硫殘留量每公斤10毫克以上者,均須在產品的容器或外包裝上,顯著標示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名稱之相關醒語資訊。違者可依食安法開罰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且標示字眼大小須至少0.2公分。

此外,食藥署表示,若有過敏體質的民眾,建議選擇有完整包裝、內容物名稱及過敏原醒語資訊標示清楚的產品,以避免食用含過敏原的食物引起過敏反應。若出現飲食後產生過敏症狀,應儘速就醫。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止痛劑「芯奔注射液10毫克」發現不純物!食藥署回收逾3.3萬安瓶
傳缺藥危機!食藥署稱庫存可供應到6月 藥師公會籲檢討藥價制度
蔬果農藥超標!好市多、全聯、50嵐都淪陷 食藥署:88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