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物過敏調查出爐!對2物過敏恐困擾終生,NG行為小心過敏致命


最新「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結果出爐,不僅食物過敏比例逐年增加,兒童與成人盛行率分別增加約1.3~2倍,且不論各個年齡層,過敏原冠軍都是「帶殼海鮮」。此外,另一種超常見的過敏原也要特別留意,一旦過敏恐困擾終生,就連料理使用的油品都要特別小心,過敏的情況下最嚴重甚至有致死可能!

「台灣食物過敏調查」結果出爐!帶殼海鮮是過敏大魔王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公布最新「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根據統計,台灣食物過敏比例逐年增加,已對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和2006年的調查相比,4~18歲的族群,過敏盛行率從7.7增加至10.4%;19歲以上族群則從6.4增加至12.5%。而不論年齡層為何,過敏原冠軍皆是「帶殼海鮮」,具體過敏原排行如下:

  • 國小學童:帶殼海鮮、花生、雞蛋、水果、牛奶

  • 國中生:帶殼海鮮、魚、花生、雞蛋、牛奶

  • 成人:帶殼海鮮、魚、花生、水果、牛奶

衛福部食藥署,台灣食物過敏調查
衛福部食藥署,台灣食物過敏調查

(圖片來源:食藥署)

大人小學生都容易對水果過敏,但水果在國中學生族群反而沒上榜,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蘇冠文受媒體訪問說明,國際上約每10年做調查,這份調查是在2017年10月~11月間進行的問卷調查,唯有國中生是自行填寫,其餘調查都由成年人填寫,因此水果未在國中學生族群上榜,很可能是因為學生在填寫時漏填或忘了自己對水果過敏。

綜觀前5大食物過敏原,除了帶殼海鮮外,「花生、牛奶」在各年齡層均榜上有名。蘇冠文進一步說明,過往花生等堅果過敏,多是出生在國外的台灣小孩才有,不過近年發現,對花生過敏的本土出生小孩也有增加趨勢。該現象不僅台灣,其實過去30年間各國約增加2~5倍,目前全球都在研究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該狀況,不過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答案。


帶殼海鮮、花生過敏恐困擾終生!專家:「這類油」也要避免,嚴重恐致死

蘇冠文提醒,牛奶、雞蛋所產生的過敏反應,會隨年齡降低,有1/2的過敏者在5~7歲後會產生耐受性,減少出現過敏症狀的風險;相反地,帶殼海鮮、花生過敏者,則「較會終生存在過敏反應」,僅有1/5的患者會產生耐受性。

蘇冠文說明,食物過敏症狀多發生在進食1小時內,且以皮膚症狀表現為大宗、其次為呼吸道症狀,儘管心血管症狀較少見,不過一旦出現很可能有致命危險!英國就曾有電視製作人旅行時意外吃到含有堅果的餐點,引發嚴重過敏反應,而陷入過敏性休克,最終因昏迷、缺氧過久,導致腦部受損。

【4大類食物過敏症狀】

  • 皮膚症狀:急性蕁麻疹、濕疹、血管性水腫等

  • 呼吸道症狀:流鼻水、打噴嚏、喉嚨不適、氣喘、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等

  • 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肚子痛、口腔搔癢感、口腔黏膜水腫等

  • 心血管症狀:心律不整、低血壓、昏厥等

食藥署提醒,有過敏體質的民眾購物時應選擇「有完整包裝、內容物名稱及過敏原警語資訊標示清楚」的產品,若食用後出現過敏症狀,應儘速就醫以維護健康。

世界級免疫權威名醫Clifford W. Bassett則曾於《對症抗敏 自療解方全書》進一步建議,花生過敏者最好連「冷壓、機榨、壓榨的花生油」都要避免,因為該油品很可能仍含有花生蛋白質;高度精煉的花生油由於不含花生蛋白質,大多人能安全食用。此外,有時連糕點、餅乾、美式煎餅等烘焙食品都可能含有花生過敏原,也需特別留意。

要特別警覺的是,還有一種日常行為也NG,就是手摸到花生製品沒有好好洗手!因為僅用抗菌凝膠清洗雙手,不足以清除花生過敏原。Clifford Bassett建議,一定要用自來水、肥皂清洗,或用市售濕紙巾擦拭,徹底清潔才能避免過敏。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台灣食物過敏調查出爐!對2物過敏恐困擾終生,NG行為小心過敏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