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預算暴漲! 專家指真正目的是「回應美方壓力」

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Yahoo TV《風向龍鳳配》指出,我方國防預算大幅增加,目的還是「回應美方要求與壓力」。
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Yahoo TV《風向龍鳳配》指出,我方國防預算大幅增加,目的還是「回應美方要求與壓力」。

行政院會昨日(25日)拍板定案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國防預算連同特別預算將達到5863億,比今年度再增加713億,成長幅度達到13%;日、韓國防經費也在大幅度增加。針對亞洲軍備競賽,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今天在唐湘龍、陳鳳馨主持的YahooTV《風向龍鳳配》分析,我方國防預算大幅增加,目的還是「回應美方要求與壓力」。

楊永明說,冷戰結束後亞洲國家每年國防預算都在增加,軍備競賽過去10年都是主軸,此次行政院編列5863億的國防預算,占中央政府總預算20%,每5元就有1元花在國防預算。

楊永明說,民進黨立委認為增加比例中不能納入特別預算,但主計長朱澤民昨在記者會上說,因應兩岸關係情勢、中國軍演,必須增加719億元,但軍演不到一個月,關鍵還是「回應美方要求與壓力」。

楊永明說,美國九月兩大軍事動作,第一是美國已承諾下月軍事海空通過台灣海峽,並在九月公布對台軍售,這筆國防預算某種程度「已與美方有溝通」;看似是美國對台軍事支持,這次預算增加也或許有關。

前立委蔡正元則認為,從戰爭經濟學的看法來說,軍費提高到GDP的3%,或占總預算超過25%,代表一個國家才能轉型為「戰爭模式」,才具有總動員的能量,賣武器也才有出口的對象,才有經費與訂單,對台軍事支持也才名正言順。

他說,美國近十年軍費都在3.5%以上,代表美國始終都在「戰爭模式」,也不意外美國都在打仗,烏克蘭在戰爭前也是達到GDP的4.5%,中國大陸成長這麼多,也不過在1.7%,某種程度來說是「相對和平」。

蔡正元解釋,以GDP佔比來比較,是代表出多少GDP來保護國家GDP,日本一向低於1%,這次也會超過,顯然慢慢從「和平模式轉向戰爭模式」。

至於中美競爭方面,台海局勢不在兩岸軍備競賽,台灣國防經費增加,但是中國對準的還是美國。唐湘龍提醒,只要打仗美國就是最大受益者,美國有如「偽裝成政府的兵工廠」,「世界和平就是對美國的詛咒」,美國國力衰退都是在和平之時。

《風向龍鳳配》現在也有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