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沖繩戰爭記憶交流團」 感念台灣兵之奉獻

(觀傳媒新聞)【記者宋德威、陳佩琪/日本沖繩報導】每年6月23日是沖繩縣廳及各市町村政府、公立中小學等的「法定節假日」,為紀念1945年6月23日日軍組織性戰鬥的終結而制定之慰靈日。每年,糸滿市摩文仁的和平祈念公園內會舉行沖繩所有陣亡者的慰靈祭。對此,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組織「台灣·沖繩戰爭記憶交流團」,期盼透過默哀及獻花感念台灣兵之奉獻,藉此讓民眾重建台灣的戰爭記憶。
(觀傳媒新聞)【記者宋德威、陳佩琪/日本沖繩報導】每年6月23日是沖繩縣廳及各市町村政府、公立中小學等的「法定節假日」,為紀念1945年6月23日日軍組織性戰鬥的終結而制定之慰靈日。每年,糸滿市摩文仁的和平祈念公園內會舉行沖繩所有陣亡者的慰靈祭。對此,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組織「台灣·沖繩戰爭記憶交流團」,期盼透過默哀及獻花感念台灣兵之奉獻,藉此讓民眾重建台灣的戰爭記憶。

高雄市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理事長朱家煌表示,21日起連4天,帶隊到沖繩參加沖繩慰靈日活動,現場許多家屬會來到和平之礎前祭拜、追思。朱家煌表示,這是第四次來到沖繩參加台灣之塔以及全沖繩戰歿者慰靈祭。從2018年參與故李登輝前總統在台灣之塔的「為國做見證碑」揭碑以來,多次組團帶領台灣參戰老兵及戰後世代,來到沖繩進行戰爭記憶保存以及和平理念推廣的交流,成果豐碩。 朱家煌表示,多次來訪交流,對於日本政府與沖繩人民在戰爭記憶的保存傳承的努力與執著印象深刻。在對馬丸紀念館,看到細心保存的遭難學童遺物,在姬百合紀念館,讀到消逝在戰壕中的青春年華。在全沖繩戰歿者慰靈祭當天看到沖繩民眾與戰歿者遺族的和平大行進,扶老攜幼精神抖擻的走向和平紀念公園。簡單而感人的儀式,學生合唱團悠揚的鎮魂曲與和平之詩的朗誦,是沒有遭受戰火摧殘的年輕世代,從長輩口中傳承了對和平的祈望。在和平之礎,曾經浴血交戰的軍隊與戰歿者遺族,在這裡一同悼念那場悲壯的戰爭中犧牲的至親與同胞。在儀式進行過程中敝人多次感動落淚,這是在台灣無法感受到的情境。

朱家煌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距今已有79年,台灣在戰後由來自中國的政權佔領統治,接著因為冷戰,台灣經歷世界最長的軍事戒嚴,這段時間,台灣的戰爭記憶被刻意抹除並嫁接來自中國的抗日歷史,導致戰爭記憶的中斷與錯誤認知。幾年前,大部分的台灣人不知道自己的土地曾經遭受美軍的轟炸,也不知道曾經有3、40萬台灣年輕人爭取只有1000名額的志願兵。隨著日語世代的凋零,台灣人也逐漸失去自身民族的記憶。 去年我們來到沖繩,意外發現曾經就讀高雄中學的宮城政三郎先輩,他接受琉球新報的採訪,提到因為戰爭疏開來台灣,在高雄生活的人生體驗,親眼目睹同學死於空襲,被引揚回沖繩時,感受到台灣鄰居們慰留的溫情。宮城先輩在沖繩畢生致力推廣和平理念,促成全沖繩學徒紀念碑的建立,為此,高雄中學校務會議決議頒發榮譽畢業證書來表彰宮城先輩的貢獻。 這是一段再度被牽起的台日羈絆,現在,我們正重建歷史的記憶,為實現台日安保,維護東亞和平繁榮而努力。

對此,藝綻室內樂團藝術總監,台南市文元國小弦樂團和高雄市新上國小弦樂團指揮陳名涵,受邀於本次台灣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神前奉納演出台灣民謠「望春風」與故李登輝前總統最喜愛的「化作千風」呼應現場的「台灣之塔」與「為國作見證」碑。陳名涵16歲赴紐澳求學,畢業後先後於奧克蘭愛樂、倫敦南岸交響樂團工作,並為該樂團第一位台籍演奏家。在倫敦期間同時參與了包含BBC交響樂團、英國皇家歌劇院、等知名樂團的演出。 回台後定期與藝綻室內樂團舉辦各種演出,並長期受「高雄歷史博物館」以及「關懷台籍老兵文化協會」邀請在一年一度的「春祭」上演出。 近年來頻繁與台灣紀錄片合作,其中幫紀錄片「鍊金術」所作之配樂更榮獲第一屆台灣環境生態影展的最佳配樂獎,並受邀在紀錄片「尋找湯德章」中錄製紀錄片配樂。

另一位王明哲老師在沖繩的台日交流晚宴自彈自唱膾炙人口的歌曲「台灣,美麗Formosa」、「白蘭花」、解嚴初期台灣人爭取民主自由的「戰鬥組曲」。王明哲,外祖父是日本千葉縣人,因此有1/4日本血統,出生於靠海的屏東縣車城鄉,自幼受海天的綺麗景色,及村民彈唱民謠所感動,這些淵源已在他內心深處埋下美妙音樂的種子。服兵役時,對初戀情人的思念讓他開啟了作曲的第一扇窗,此後,在工作之餘全力投入樂理全方位的自學,也曾獲周昇汐恩師和聲啟蒙,過程艱辛,然累積的體驗與不懈的努力終於讓他領悟了作曲元素的全貌。在這同時,巧遇日本來台的吉他老師詹達能先生,從此“吉他”成為作曲歷程的重要貼身夥伴。王明哲三十幾年來長期致力於本土音樂創作,樂曲主題廣泛,諸如鄉土情懷、童謠、宗教、社會關懷議題、環保等等均有豐沛的情感呈現於四百多首的創作曲中。

王明哲熱愛台灣,台灣的鄉土情懷一直是他創作的元素,他的歌聲陪伴台灣人走過民主運動每個重要里程,1996年錄製作曲專輯是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競選曲所作「海洋國家」;20幾年前為流亡海外黑名單思念故鄉所寫的「故鄉的月較圓」、「永遠的故鄉」;為追求台灣言論自由的鄭南榕寫下「台灣魂」、「犧牲換來覺醒」;為追隨鄭南榕而自焚的詹益樺寫下「自焚者」、「烈火鳳凰」;為林義雄呼籲台灣安全發電而徒步全台寫下「苦行的路」;受史明前輩感動而寫下「400年的台灣人」、「獨立50冬」的詞與曲,由史明前輩寫的歌詞「獨立軍進行曲」、「台灣民主主義」都委由王師譜曲。 美麗Formosa、台灣向前行、保護美麗台灣、春雨帶來寒冬、海島新故鄉、玉蘭花、風中落葉、一隻孤鳥、放風吹、夢中花、長頭鬃的愛人、遺書、鳳凰花開、無法平熄、被遺棄的花兒、春風閣來的時、海上的樂園、活出火燒島、菅芒花的春天、含笑花、若是到恆春、搖仔搖、薄情的伊、情斷夢離、春望、苦苓仔花、磨仔心、瓶中花、寂寞…等等,曲曲扣人心弦令人感動不已。

<img src=

" />

<img src=

" />

<img src=

" />

<img src=

" />

<img src=

" />

<img src=

" />

<img src=

" />

▲陳名涵受邀於本次台灣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神前奉納演出台灣民謠「望春風」,與故李登輝前總統最喜愛的「化作千風」呼應現場的「台灣之塔」與「為國作見證」碑。(圖/記者 宋德威 攝.2024.06.24)
▲陳名涵受邀於本次台灣出身戰歿者慰靈顯彰祭神前奉納演出台灣民謠「望春風」,與故李登輝前總統最喜愛的「化作千風」呼應現場的「台灣之塔」與「為國作見證」碑。(圖/記者 宋德威 攝.2024.06.24)
▲王明哲老師在沖繩的台日交流晚宴自彈自唱膾炙人口的歌曲「台灣,美麗Formosa」、「白蘭花」、解嚴初期台灣人爭取民主自由的「戰鬥組曲」。(圖/記者 宋德威 攝.2024.06.24)
▲王明哲老師在沖繩的台日交流晚宴自彈自唱膾炙人口的歌曲「台灣,美麗Formosa」、「白蘭花」、解嚴初期台灣人爭取民主自由的「戰鬥組曲」。(圖/記者 宋德威 攝.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