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9團隊前進國際 法英德藝術盛會展寶島視野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9日電)台灣文化品牌躍上國際,知名藝術盛會外亞維儂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將於7、8月登場,今年共9組台灣團隊獲選,今天舉辦行前記者會搶先曝光精彩片段。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長期以國家隊形式支持優秀團隊登上國際,藉由類型多元藝術作品,在世界舞台展現台灣當代藝文創作視野,進而向國際行銷台灣文化品牌。這次團隊演出涵蓋偶戲、舞蹈、特技、肢體、新馬戲及戲劇,題材囊括生命、性別、環境、社會及身體的探索。

文化部長李遠今天致詞分享,他很喜悅與驕傲代表台灣的團隊即將出發,希望這趟旅程能讓歐洲觀眾知道,台灣除了高科技和完善醫療,也很有文化底蘊與獨特性。他認為台灣團隊聚焦的議題,與歐洲關注的相似,期待旅途收穫滿滿、贏得很多掌聲,文化部會支持大家發光發熱。

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將於7月3日至21日舉行,台灣代表團隊包括「創造焦點」以當代馬戲身體為媒介,嘗試掙脫傳統社會價值觀桎梏、打破性別刻板印象的「#Since1994」;「曉劇場」的「羅丹計畫-馬克白夫人」以羅丹的雕塑巨作「地獄之門」出發,引領觀眾探索欲望、權力和後果的複雜交匯。

「滯留島舞蹈劇場」的In Factory將舞台由靜止不動轉變為左右平移的平台,映照人們在社會生存窘境;「君舞蹈劇場」的「關於身體的書寫」以畫布、飄扇、裙襬延伸舞者的肢體,化為水的各種樣態,反映生命各階段歷程。

8月2日至26日登場的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台灣季作品包括「嚐劇場」以去語言的偶戲,透過回收及再製物件進行現場擬音,打造開啟環境永續及社區對話的「小雨滴」;「種子舞團」的「低著的世界」以低頭族為創作概念,動作結合手持式光源呈現滑手機樣貌,反映現代人自我沉溺的社會現象。

「身體處方」的「㒩」音同「裸」,以3名舞者肉身的纏繞及形塑,探究重生與生命循環的天性;2度出征的「0471特技肢體劇場」帶來當代馬戲「誰是老大?」,以順暢的特技堆疊、精巧動作展示人體力學美感。

德國杜塞道夫國際舞蹈博覽會則於8月28日至31日舉辦,由衛武營組團以「Taiwan Move!」為名參與,將在展位上推薦台灣20個完整創作。其中獨立藝術家余彥芳以「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獲選官方節目,將在展會中演出,透過身體承載已逝父親的呼吸,以舞蹈提取記憶裡深藏的思念,回應當時社會的歷史面貌。(編輯:張雅淨)1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