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生育率列「全球倒數第一」 獨生子女多

《世界人口綜述》網站,推估2019年全球的出生率,台灣被列為倒數第一,少子化容易讓偏鄉小校招生困難關門,而這樣當地青壯年的小孩沒地方上學,就更會外流,城鄉差距更加擴大,要怎麼救呢?中原大學師生成功讓在苗栗的雙連國小得以生存下去,方法就是幫梨子做品牌,來看以下則報導。

又少又老,還能撐多久?人口風暴,逃轉得出嗎?

職業婦女張小姐vs.女兒:「你會不會緊張?不會。」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媽媽可能比小孩還緊張,前一個星期每天來試讀,莞薰熟門熟路。

職業婦女張小姐vs.女兒:「來跟媽咪抱抱,我要去上班囉!好,好,會很乖對不對,byebye,好,byebye,妳吃早餐,她很適應耶,都不怕?一直跟我說byebye。」

淡定姿態,超級可愛,媽媽覺得既好笑,又有點小失落,其實女兒期待很久。

職業婦女張小姐vs.女兒:「妳為什麼喜歡上課?因為有很多同學可以一起玩。」

獨生子女,沒有手足的陪伴,難免孤單。

職業婦女張小姐:「我身邊幾乎至少有6、7成的朋友,大概都只生一胎而已,(未來長大)一定會比較辛苦,因為就想到說如果她,我們有什麼事情,其實沒有人可以跟她商量,我相信這個問題很多,他們這個世代,應該以後都會遇到類似的困擾。」

生不生二胎,張小姐掙扎也無奈,若養兩個小孩,可能很難顧得來。獨生子女,雖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也得背負以後獨自照顧雙親的重擔。

看看內政部近5年數據,新生兒數差不多20萬上下,其中母親是第1胎的比例,年年超過50%,第2胎則是不40%。

而世界人口綜述網站,公布2019各國生育率推估,台灣1.218被列為倒數第一,國發會大動作發新聞稿澄清說,我們2018年總生育率是1.06,南韓還只有0.98,不過現實狀況比別人推估的還要慘,卻阿Q的在意是否當最後一名。

圖/TVBS
圖/TVBS

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我們看歐洲國家,他們是用(生育率)1.6當作警戒線,他們就是卯足全力鼓勵生育,或者是移民等等這些措施,讓它能夠維持在1.6以上,因為他們覺得掉到1.6以下,將來人口結構的失衡是很難挽救了。」

少子化,真的於你我無關嗎?

南投新民國小老師vs.小一生張妤綺:「我的‧‧‧這個字怎麼念?最疼愛我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媽媽。」

老師和小朋友零距離,直接坐一起,因為這是個只有1人的班級,原本我們問綺綺會不會想要有同學,她一直害羞地說不會,直到‧‧‧

南投新民國小小一生張妤綺vs.記者:「妳最喜歡的作品是哪一個?這個,為什麼?因為我上面有一個照片,跟誰一起做?二年級,那妳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做還是跟二年級做?跟二年級做,為什麼?因為一個人做好無聊。」

教室佈告欄貼著「我們的園地」,那個「我們」是之前的光景,南投在2018年開學時,全縣有7所學校,小一新生只有一個人。

南投新民國小家長vs.記者:「一進小學的時候就知道說只有她一個人嗎?知道,當下第一個知道的想法那個時候是怎樣的想法?怕她會變得很孤僻。」

圖/TVBS
圖/TVBS

少子化造成的1班1生,有可能在成長階段中,缺乏同儕人際互動,還有團體生活適應和學習動機激發。

綺綺和哥哥姊姊混班上課時,感覺更活潑,新民國小還不分年級實施「全天課」,低年級家長可以不用趕在中午時接小孩,或是花錢送安親班,偏鄉小校努力做出差異化,為的就是爭取生源,別走到關門那一天。

南投新民國小校長柯志忠:「學校基本上在聚落裡面或者在村莊裡面,它就是一個文化跟教育的中心,那如果這個地方不見了,其實現在鄉下或是聚落,或是農村地方,年輕人已經不太願意回來這邊居住或是工作,如果更少的學校,那更容易讓這些年輕人外流。」

沒了小學,有學齡孩子的家長,可能一走最少6年。

圖/TVBS
圖/TVBS

而人能待,校要活,最重要的是就是產業。

我們來到苗栗最南端的卓蘭,往深山走‧‧‧

梨農邱立章vs.中原大學師生:「那它還會再結果嗎?這結果了啊!已經結了,像這個‧‧‧」

和果農大哥暢聊,中原大學老師李明彥,2016年時,因為教育部的「社區創新創業計畫」,帶學生來到這邊時‧‧‧

梨農邱立焜:「剛開始我就覺得說我們只是傷風感冒,傷風感冒,我們找個內科醫生就可以,來一個婦產科的醫生來幫我們,是不是這樣子‧‧‧他一個(企管系老師)跟農業完全沒有關係。」

信任得靠專業累積,師生們對在地的診斷就是‧‧‧

TVBS資深記者王薏絜:「在雙連這邊的梨子品質很好,但過去都沒什麼人知道,中原大學的師生,來到這邊以後和當地農友合作,一起成功打造雙連梨這個社會企業品牌,那他們也將30%的營收,挹注給當地國小,讓他們在生存上更有競爭力。」

當初進駐就希望永續,不依賴有效期的政府專案經費,直接開公司做品牌,原本雙連國小面臨廢併校危機,有了資金發展特色課程,還帶學生出國去遊學,成功吸引山下的人來就讀,穩住招生。

搶救偏鄉的高齡少子,李明彥認為中央思維不應侷限在「留」。

圖/TVBS
圖/TVBS

中原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李明彥:「(地方創生)它不是留人,而是它應該怎麼樣讓台灣變成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多元化的這種產業環境,讓有不同需求的人,他可以自主的流動,到歡迎他的社區裡頭。」

把水果摸透透,蘇上容不是苗栗人,但跟著老師創業後‧‧‧

雙連梨專員蘇上容:「默默也在這個(水果)領域裡面,被外面的通路上面,看到我們所做的努力跟成長,這是我覺得(畢業後)我會留下來,一個很重要的契機。」

打破單元的框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競爭壓力極大的都市生活,生育這件事,或許在鄉鎮更容易被考慮,人口政策必須拉長遠來看,不是短效專案東推西做,那樣永遠無法落地生,開花結果。

更多 TVBS 報導
可悲!育兒可調整工時 有法源卻少人知
日人口劇減「寧靜危機」 機器人革命席捲
獨家! 首爾市府率亞洲之先創50+部門救中年
直擊!農地缺工 鋌而走險聘逃逸外勞苦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