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東進 人才外流5年後顯現

台積電赴美設廠上周舉辦盛大移機典禮,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全體工程師達5萬人,外派美國廠支援僅有500人;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陳尹柔表示,台積電設廠,加上全球疫情趨緩、邊境解封,台積電重新點燃2023年頂尖人才海外工作風潮,外界擔心人才外流的問題,「一定會成為科技業的隱憂」。

陳尹柔分析,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每年培育的理工人才愈來愈少,不及過去高峰期的60%;隨國內大廠陸續在中科、南科設廠,對想進科技業的求職者「求供比」非常高,平均有3、4個工作等著理工科求職者挑選,意味科技業需才孔急。

台灣高端科技人才選擇權多,若到海外留學,很高比例留在當地工作,現在本土工程師又隨海外設廠而落地工作;陳尹柔表示,「工程師一旦拿到綠卡,回台機會更低」,這對求才若渴的半導體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對於海外工作,薪資如何計算才合理?陳尹柔指出,台積電外派500名工程師赴美,可以替公司省下不少人事成本與經費,不過,美國物價高,假設台積電工程師年薪新台幣300萬元,換算成美國物價、生活成本等,年薪約要640萬元才算合理水準。

近日有攜家帶眷台積電工程師透露,當地聘僱的工程師薪水高、不用輪班,「師父薪水比徒弟少」,還要訓練他們,會覺得不平衡;陳尹柔警示,若台籍工程師有拿綠卡的打算,3、5年內不會異動,但拿了綠卡薪資還與美籍有落差,要當心美國半導體大廠來挖角。不過,陳尹柔提醒,美國綠卡並非想像中容易,過去有印度工程師在Google工作5年以上,還是沒拿到簽證。

104人力銀行公布2022年《半導體人才白皮書》也訪談了科技業人資主管,一致提到未來3年半導體仍持續缺工,因少子化加劇,且上中下游產業鏈關係緊密,產業內互相挖角,不足以應付人才短缺。104獵才招聘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認為,人才本來就是自由流動,人才外流、挖角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台灣科技業應將「徵才」觸角,延伸到東南亞海外等有人口紅利的國家,現在人才進不來,是當前比較嚴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