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力邀 吳興國「蛻變」師徒版7/2竹縣獨家加演

吳興國(左)「蛻變」唯一在臺封箱加演在竹縣,更係唯一師徒版演出,右為吳興國弟子朱柏澄。(記者彭新茹攝)
吳興國(左)「蛻變」唯一在臺封箱加演在竹縣,更係唯一師徒版演出,右為吳興國弟子朱柏澄。(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已於去年封箱的當代傳奇劇場劇碼「蛻變」,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的力邀下,今年再次演出最後的封箱「蛻變」,以饗新竹民眾對劇場的支持,七月二日下午二時卅分於新竹縣演藝廳作在台最後的封箱加演。
吳興國表示,去年封箱係因應疫情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在台積電基金會力邀下,想想「可以演,為何不演?」因此在傳承理念下,首次攜手嫡傳弟子朱柏澄為觀眾帶來「蛻變」,師徒聯手再現經典中的第三號作品,他一人集編導演於一身,並於劇中分飾多角。

吳興國強調,他其實也不是真的很想要封箱,只是其作品太複雜、太深刻、太累了,現在演得好,再過幾年能把它演好嗎?封箱計畫是為了保障演出最完美的品質。

吳興國飾演父親,喚不醒已變成大蟲的年輕人(朱柏澄飾),演繹中帶入莊周的東方哲學。(記者彭新茹攝)
吳興國飾演父親,喚不醒已變成大蟲的年輕人(朱柏澄飾),演繹中帶入莊周的東方哲學。(記者彭新茹攝)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表示,疫情升溫下,仍然堅持舉辦台積心築藝術季,其實是經過「很多的思考、很多的掙扎」,但基金會非常希望能在這樣的時空下,持續的支持台灣的表演藝術團隊。此次採梅花座,是「對民眾負責任的態度」,也讓民眾在做好防疫安心的情況下,好好欣賞這個作品。

新竹縣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所謂「醫藥醫人身、文化治人心」,新竹縣的民眾真的除了充實的生活,也很需要精神的糧食,呼籲民眾好好把握進劇場觀賞這齣經典作品。

此次飾演蟲的朱柏澄說,其實劇中父親不斷在喚醒這隻蟲,但年輕人為何還是選擇死亡,不願出來面對?這其實也反應時下年輕人的想法,我為什麼要醒來,醒來後能做什麼?也不知道要做什麼?他何其有幸能與創始者吳興國老師一同演繹,從老師身上看到堅持的動力,讓他從老師身上學習,因此也呼籲年輕朋友一定要有堅持改變的動力,只要堅持,人生就會變得不一樣。

吳興國指出,《蛻變》取材自捷克小說家卡夫卡的《變形記》,描述青年葛里戈在一覺醒來後變成一隻大蟲、想從人類社會中遁逃卻無力無法,又被家人疏離的孤寂感,全劇由六個夢串接而成〈夢〉、〈醒〉、〈門〉、〈愛〉、〈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