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媽媽到七年級生都瘋買房!投資客大讚新青安是「德政」

口述整理●蔡茹涵

平日下午,在這戶總價超過2千萬的新建案接待中心內,依舊人潮不斷。代銷透露:「買來自住和投資的比例大概5:5 !」(來源:讀者提供)
平日下午,在這戶總價超過2千萬的新建案接待中心內,依舊人潮不斷。代銷透露:「買來自住和投資的比例大概5:5 !」(來源:讀者提供)

新青安的本意,是幫助首購族買下遮風避雨的家,但站在投資客視角,這波浪潮延伸的後續效應,卻是不可多得的致富商機。以下是三位不同身分、年齡層和需求的投資客第一人稱告白。包括已操作十幾年的老手、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以及想幫丈夫早點退休的台積媽媽。他們的玩法和盤算是什麼?新青安為何成為資產轉移利器?

她曾擁17間房:政策暗示父母,快把資產轉給子女買房!

我是接近五十歲才開始投資房地產的,持有過十七間房子。在我看來,新青安就是在暗示父母:「你們用小孩名字買房吧!」它是一個世代之間資產轉移最好的工具。

因為我的年紀,銀行一看到我,就會說不好意思,貸八成可能不行,盡量幫你爭取七成好不好?

現在房價這麼高,然後新青安又只限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名下有房不得使用。換句話說,成年子女是不受限的!銀行願意給你的小孩貸一千萬,有好的利率,父母是不是很願意幫助小孩成家?小孩也會高興,那兩個世代就和解了。

如果有不錯的家庭關係,這會是兩代共同投資、資產轉移的一條路。

我自己的玩法是買預售屋。現在房市這麼熱,從你潛銷期買,到房子實際交屋,最少也賺個一百萬,等於是養一個人幫你工作一整年的年收入了!

具體怎麼做?

第一、先挑選擅長獵地的建商。先聽聽看他為什麼選在那裡蓋房,再實際去周邊走走看。但轉賣的,挑中間、甚至中下的建商就好,價格越低,代表可能買你房子的族群越廣。

第二、建議戶數不要太少,低於五十戶,管理成本會太高,最好也不要有游泳池之類的複雜公設,容易管理,賣的時候才有個樣子。

第三、挑戶型。我的原則是挑整個社區最便宜的,二、三、四樓都可以。關鍵是總價要夠低,你的開價會更有彈性。

第四、賣出的時間。以前可轉賣紅單,現在有限制了,多數投資客會選在交屋時就賣掉,最乾脆,但價格就不容易好;如果不急,也可以租個幾年再賣人,缺點是還得弄一下裝潢,就看你想賺多或賺少。

自住客不可能一天到晚看房,等到你有需求的時候,已經不是跟建商買了,是跟我們買。一層層下來,保守型的自住客,一定是買到比較貴的房子。

她台中七期包3房:漲價擴散蛋白區,顯得蛋黃區特別香

我雖然還沒用到新青安,但我就是看準了這一波新青安效應,才開始投資房產的年輕人。我七十八年次的,職業是工程師,最近一口氣買了三間預售屋,都在台中七期周邊。

為什麼敢這麼做?就是看好這波商機啊。去年又有新青安,變成所有年輕人都上車了。看到一堆年輕人跑出來買,你就知道機會來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建商提供的優付專案。

現在很多建商都主打低自付,一間一千八百萬的房子,交屋前大約付一百二十萬就好,建商又可以直接貸款給你,借你兩百萬買房子,前兩百名下訂,前三年還不收利息,等於你這三年幾乎不用自己付錢,這才是建案一開賣就大排長龍的原因!你交屋之後轉賣,到時候房價也翻上來了,看你要多賺或少賺都可以,賣掉都不難。

至於為什麼買七期,主要是台中真的亂漲一通。我住在沙鹿,一坪已經要五十萬了,我自己都看不懂!

當這個漲價效應一路擴散到蛋白區,回頭來看,就顯得蛋黃區價格特別香。

她跟台積電擴廠走:新青安跟基本工資一樣,最低價就在那

我先生算是台積比較資深的學長,投資靠股票,是有換屋需求,才加入台積的買房社群一起看房。這裡面大家都很低調,通常會三、五個人一起買,比較好談價格,有些大家想搶第一波的案子,也會找建商來介紹,然後團購殺價。

確實有不少人是想投資,像是我認識的媽媽們,就有跟著台積擴廠,買了三、四間,她們想的是,未來房子出租,有穩定收益,房價又會漲,這樣台積爸爸們就可以提早退休,享受家庭生活。

我們提早買這些房子以後賣誰?因為像我們是學長,未來還會有學弟進來,就可以賣給學弟,而且台積進駐只是開頭,從竹科、南科到嘉義,真正多的是周邊供應鏈廠商,本土的員工可能會買來住、外商的員工可能會租房子,這些一定是一堆來的,是倍數成長。

我問建商,他們說過,新青安計畫就是在炒房。

給你一千萬元,你就是先買,繳不出來,賣掉就好,但所有建案最低的地板價就變成一千萬元,因為建商知道你可以貸到一千萬元,就跟基本工資一樣,最低價就在那。大家就往上加,房價也上漲了,又多出一百萬、兩百萬元。

但現在房市有點像電影《大賣空》,因為不管走到哪,都在搶著借錢貸款買房,滿可怕的。

(新青安引爆全民炒房?對此,負責新青安的官員私下喊冤指出,影響房價因素很多,新青安只針對成屋優惠房貸,預售屋熱賣等亂象責任,不該算在該政策頭上⋯。)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堅持這5個理財原則,我的父母55歲提早退休
所謂工作能力強,其實就是這5件事
2個朋友中年失業,一個工作越換越糟、一個一次就轉職大成功⋯差在哪?
稻盛和夫:成功之前,你需要先失去這5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