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德國廠2027拚量產,缺人怎解?德國在地專家:給2倍薪就能搞定「相信ESMC能辦到」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貿協在德國柏林舉辦」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鄭鴻達攝影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貿協在德國柏林舉辦」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鄭鴻達攝影


半導體成地緣政治關鍵力矩,台積電斥資35億歐元於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投資歐洲首廠,預計第4季開工,並盼在2027年投產,但各界仍擔憂德國廠是否會有供應鏈完整度不足,以及人才短缺、勞動文化差異等挑戰。

對於台積電赴德投資面對的挑戰,德國當地同業公會德國矽谷協會(Silicon Saxony)顧問蒂姆(Torsten Thieme)認為,人力短缺雖是重要問題,但他直言這並非他最擔憂的事,而是德國的工會,對於來自台灣的公司,恐怕不是好消息。

蒂姆指出,他期許台積電能吸收全球頂尖人才到德國,以緩解人力短缺,也期許台積電支付更高薪資,不讓缺工問題影響營運。

他舉例,在德勒斯登有家專精機械錶製造的鐘錶廠,就提供高於業界平均薪資水準2倍的薪水,有效緩解了缺工問題,「我有信心台積電也能辦到」。

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前進柏林 共探台歐產業合作契機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與貿協攜手前進德國柏林,除在6/10舉辦歐洲台灣形象展行銷台灣企業與品牌,為促成更多台歐半導體產業合作交流,隨後也與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舉辦「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邀請台歐半導體大咖分享、對談。

貿協說明,此次論壇得到NXP、Bosch、Siemens、Schenker、Vishay、Linde、Volkswagen等德國及歐盟半導體相關企業代表、智庫、國內外媒體等200人出席,還有遠從波蘭、保加利亞、捷克、義大利、法國等國來參與的聽眾,日本五大商社之一伊藤忠駐德國總裁更親臨現場。

台灣在半導體、AI扮演關鍵角色 台積電成功來自客戶信任

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致詞表示,台灣在全球科技生態系裡,尤其是半導體產業,扮演關鍵角色,例如近期在台北辦的COMPUTEX展會,就展示台灣在人工智慧的影響力。他也提到台灣與德國的戰略合作關係,將隨台積電德國德勒斯登新廠的建立,邁向另一個里程碑。

▲台歐半導體合作論壇集結各國產學界嘉賓,共聚德國柏林探討合作可能性與挑戰解方。貿協提供

台積電EMEA法務總顧問托馬斯(Gunnar C. Thomas)在論壇中,強調台積電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關係非常緊密,且在德勒斯登已有非常值得信賴的夥伴,可將研發與生產和當地客戶與歐盟其他客戶間串聯,重點是台積電並不會與客戶產生競爭關係,其成功來自客戶的信任。

托馬斯透露,台積電在各參與者間都有緊密的溝通管道,儘管他們可能在本地沒有工廠,但還是可以順暢的運送原料。他提及人才培育議題表示,台積電與學界之間的合作非常緊密,而實習體系的建立,讓台歐學生都可在就學期間直接將生產與學術應用同時進行。

德國政府加強ESMC投資躍躍欲試 料將提供更多政策資源協助

台積電歐洲子公司ESMC總裁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今年初才自汽車零件大廠博世(Bosch)轉換跑道,接任ESMC總裁。他強調,目前歐洲有許多科技業的新創公司出現,ESMC對於和新創公司合作推動28奈米生產具有高度興趣。

克伊區透露,德國政府對於加強ESMC的投資會愈來愈有興趣,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資源,如水、電等工業生產基礎建設持續投入,而ESMC接下來也會加強如何將德國本地的訓練基地建設起來,並且吸引更多全歐洲的年輕人才投入。

台灣半導體產業投資德國 人才、勞動條件受關注

SEMI總裁曹世綸在論壇中主持的講者對談中,專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包括台灣、歐盟應加強在半導體研發、人才培育及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合作,以及應積極參與歐洲的半導體產業政策,提升台灣在歐盟市場的競爭力,或台灣更可與歐盟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國際化,以提升台歐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影響力。

台積電投資德國還有三年量產 當地產業公會樂觀看待人才培育挑戰

會後在與媒體對談時,對於供應鏈支持部分,德國電機暨電子產業公會(ZVEI)執行長韋伯(Wolfgang Weber)期許歐盟的立法機關,能提供更多類似歐洲晶片法案的政策,以加強支持對台灣各方的半導體產業,讓更多相關供應鏈廠商,能隨著台積電設廠而來歐洲投資。

對於人才供給,韋伯樂觀認為,這方面他有信心,因為距離該廠投產還有3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可以透過立法機關、學術界各方支持,還有半導體產業在者如西門子、英飛凌等,都有積極加快培育相關領域人才,以提供產業所需。

台積電等台廠赴德設廠 當地專家提醒注意薪資待遇、生活平衡與工會

對於勞動文化差異,學界出身的弗勞恩霍夫積體電路研究所IIS執行總監暨FMD發言人霍伯格(Albert Heuberger)建議,要鼓勵學生踏入電子工科學領域產業,除了可以告訴他們投入該產業能得到2倍薪水,也應注意工作與生活平衡,畢竟這是人們在德國的工作方式。

對於台積電赴德投資會面對的挑戰,德國當地同業公會德國矽谷協會(Silicon Saxony)顧問蒂姆(Torsten Thieme)認為,人力短缺雖是重要問題,但他直言這並非他最擔憂的事,而是德國的工會,對於來自台灣的公司,恐怕不是好消息。

蒂姆指出,他期許台積電能吸收全球頂尖人才到德國,以緩解人力短缺,期許台積電支付更高薪資,不讓缺工問題影響營運。

他舉例,在德勒斯登有家專精機械錶製造的鐘錶廠,就提供高於業界平均薪資水準2倍的薪水,有效緩解了缺工問題,「我有信心台積電也能辦到」。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919準備除息!配息0.7元新高、26元近高點怎麼買?存股老手2算法反推人氣王「便宜價」
退休規劃怎麼做?50歲、65歲投資指南:本金500萬,存股00919+2檔ETF+勞保年金,月領5萬被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