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台積電找人先打造「聯合國」?如何輸出台積ICIC魂?何麗梅曝人才秘訣

「我們那天部門尾牙的時候,主持人要講3種語言:中文、英文和日文。我是覺得滿新鮮的。」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接受《數位時代》專訪,針對台積電的跨國管理議題,從管理人才、員工培訓和文化融合等3方面提出看法。

首先,在跨國管理人才方面,何麗梅直言:「坦白說我們不太夠。」回顧台積電的發展,過去9成以上的資源皆投注在台灣,大部分員工都是說中文,「在短的時間內,陸續把近千人聚集起來,前往亞利桑那州晶圓廠work as a team(運作成一個團隊),確實有點挑戰。但現在漸入佳境。」

台積電活用內部、產學人才庫,懂語言者加分

在這次擴張過程中,台積電除大量網羅具跨國經驗人才,也積極採用公司內部曾具外國經驗的員工,盡量縮短外派主管的學習曲線。何麗梅舉例,台積電內有位具日本經驗的研發主管,台積電便調遣這位主管協助溝通,「他日文很流利,有些技術詞彙或風俗他也比較理解,突然就多了很大的價值。」

除了由內擴充,台積電也在美國、日本熊本當地積極與學校合作,延攬更多當地人才。 「我們要做的是把人才調動到不同的地方去,累積多元歷練,形成完整人才庫。」

其次,何麗梅分享,台積電在決定海外擴點後,於機台搬進新廠的前2年,就會開始啟動人才招募。這當中包含員工從面試、決定就職、安排孩子就學和舉家搬遷等項目,占大概1年。剩下的時間還必須受訓,時間則依製程不同而有差異。

先前美國亞利桑那廠的外籍工程師,即台受訓1年半。有趣的是,這批來台受訓的美國工程師,與將外派美國廠的台積電工程師是一同受訓,共同學習像技巧、工作方法等,在受訓結束後,2組人馬也會一同回到亞利桑那廠就職。

這樣的做法能讓不同文化者相互學習各自的做事方式,提早熟悉未來的職場環境,並在美國廠開始營運前,先找出共處方式及可能的衝突點,不僅可預先調整,也能降低廠區人事摩擦的機率,「現在日本的員工也已經在台中受訓了。」何麗梅說。

何麗梅 圖/蔡仁譯攝影
何麗梅 圖/蔡仁譯攝影

輸出台積ICIC魂!管理微調仍憑「專業」

最後,對於多元文化的融合,何麗梅提出1項調整的原則:「美國與日本有各自的當地風俗民情,管理方式會根據情況做調整,但台積電ICIC(誠信正直、承諾、創新、客戶信任)的文化只有一套。」

何麗梅分享自身經驗:「剛去日本開會時,覺得怎麼都沒人問問題,後來有當地同仁告訴我,日本人可能認為發問是不妥當的,久了我就習慣了。」

不過她補充,微調還是要回歸專業,「會互相尊重彼此價值觀,但還是保有公司既有的規定跟方法,回到職場上還是必須work for the same goal (為相同目標努力)。」意味著台積電在向海外輸出台積的工作方法時,並不會在出海後動搖建立36年的紀律,或拋棄標準流程。

ESG主席拚淨零,喊2030年省電20%!

何麗梅同時也是台積電ESG委員會主席。在人才運用上,台積電已訂立於2030年前,新進女性工程師占3成、主管占2成的目標;而在環保方面,何麗梅表示公司將於2025年停止碳成長、2030年將碳排降低至與2020年相同(近1,000萬公噸二氧化碳),並在2050年完成淨零排放。

何麗梅指出:「2050年不但我們(碳排)變零,供應鏈(碳排)也要變成零。」因此,台積電也積極要求供應商做碳盤查,並訂定供應商的減碳roadmap(路線圖)。最終無法達成淨零的部分,台積電再想辦法運用碳權購買等方式將其抵銷。

半導體設備向來耗電,對此何麗梅表示: 「我們給的目標是2030年平均機台設備節能效益要達20%。 」當前艾司摩爾(ASML)所生產的EUV(極紫外光曝光機)就已導入大數據改善機台用電狀況,有效提升5%的能源使用效率。此外,何麗梅指出,大宗化學製品廠商,也是綠色製造路上的重點企業。

台積電也推出Supply Chain(供應鏈) 360平台,提供ESG教育訓練和課程,「供應商的員工、客戶、我們的客戶,甚至一般人都能用。」在客戶端,何麗梅則透露:「我們最大客戶相當注重ESG,很早就要求要用綠電生產他們的產品。」台積電也拉著供應商和客戶一起團購綠電,打造節能生態系。

何麗梅

現職| 台積電人力資源資深副總經理
學歷| 台灣大學商學碩士
經歷| 台積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台積電財務資深副總暨財務長兼發言人、德碁半導體副總經理暨財務長
事蹟| 被稱為「台積電大掌櫃」,2007年至2019年由《金融亞洲》及《機構投資人》評選為台灣及亞洲地區最佳財務長;2018年被《日本經濟新聞》列為亞洲科技業最具影響力的9位女性之一

責任編輯:傅珮晴、謝宗穎

更多報導
【圖解】台積電23年前就養AI!晶圓龍頭「完全複製」秘訣,藏在5波數位變革中
【圖解】張忠謀指路!晶圓價格戰有解?藏在台積竹南廠的「禁韓」封裝大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