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缺電「自建小型核電廠」是解方?學者曝:NASA規劃送到月球用

中國解放軍近期頻在台灣周圍海空域進行實彈軍演,台灣高度仰賴進口的能源問題也引發討論,台灣是否應繼續使用核電的討論再度浮上檯面。對此,清華大學原子科學中心主任葉宗洸於YouTube頻道《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直播中表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路徑仍看不出來要如何達成,用補充電力來代替基載電力根本有問題,並拋出使用小型核電廠、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可能性。

對於政府提出2050淨零碳排路徑,葉宗洸表示,從政府公布的資料完全看不出要如何達成,與美國、日本及韓國等有實質規劃、不是在喊口號的國家有差距,尤其經濟部先前公布的數據更讓人擔憂,因為按照經濟部數據顯示,未來幾年台灣的電力備轉容量甚至會低於法定下限,用補充電力來代替基載(電力)這根本就是有問題。

葉宗洸:再生能源不可能在2025達到15.1%

「我一點信心都沒有,而且我不僅沒信心,我還很擔心。」葉宗洸直言,太陽光電只能在白天使用,但晚上會有夜尖峰的問題,晚上1度電都發不出來的光電此時就一點都幫不上,且風電在夏季也很難使用,所以裝置容量根本不是解決問題的解方,且再生能源也不可能在2025年達到原定規劃占比20%,就算政府下修成15.1%也達不到。

葉宗洸強調,高比例的再生能源一定不是面對電力不足的解方,反而會害到自己,以德國為例,德國就是能源戰略錯誤的最大受害者,現在連綠黨內部都有人主張繼續使用核電;而台灣作為使用獨立電網的島嶼,與國外的狀況就是不同,供電不穩定連企業都反彈,使得最近有許多企業都在詢問能否使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葉宗洸:台積電有意建造自己的天然氣接收站當備用供電

葉宗洸提到,台積電有意要建造自己的天然氣接收站當備用供電,但天然氣仍會受限於局勢穩定與否,而SMR的好處就是非常安全,就算冷卻水失效,用空氣就能幫助反應爐冷卻,所以不會發生類似福島核電廠的事故,且建設時間短、便於運送且成本低,因此民眾的接受度也較高,但政府未來是否會開放仍有待觀察。

葉宗洸認為,若科學園區希望供電穩定,SMR是非常好的選項,傳統核電廠18個月就要更換燃料棒,SMR則1次可以用5年,所以非常適合用在小區域供電,包括科學園區、偏鄉等地區都很適用,且先不談分散式電網的優缺點,若真的要做的話,SMR一定會是很好的選擇,甚至美國太空總署(NASA)都規劃要將SMR送到月球使用。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台海封鎖戰3》油、氣進不來,台灣能撐多少天不停電?戰備儲油夠安全嗎?
相關報導》 台海封鎖戰1》「鎖台軍演」後的國防難題:解放軍若是「只圍不打」,台灣該如何應對?
相關報導》 台海封鎖戰2》古巴危機、柏林空運、黑海封鎖,解放軍「強制隔離」台灣的歷史觀照

◤停電免驚 懶人包專區◢
居家辦公必備 不斷電系統限時下殺
大容量行動電源 熱銷優惠500有找
攜帶式充電照明燈 家中都要有一台
夏季超前部署 充電風扇$199起
停電悶熱好幫手 涼感墊$199起

◤居家3C設備夯 筆電限時下殺◢
7月筆電狂降8000 最高回饋4800
熱銷第一名 HP超品14吋筆電激省4900
華碩高效文書筆電正夯 萬元以下有找
鍵盤/滑鼠/繪圖板 熱售榜只要$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