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赴美設廠遭晶片法擺道?郭正亮曝隱憂:恐成美國人才培訓所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價值28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和研發法案,其中有520億用於鼓勵晶片製造商在美國投資、建廠,被視為是要阻斷國際晶片廠商與中國的交易。前立委郭正亮指出,這項法案透露出美國對中國的恐懼,導致違背其追求創新與創意的自由主義精神,開始走上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

美國晶片法案過關,郭正亮在網路節目《深喉嚨online》特別指出其中一項「10年條款」,即在美投資並取得補貼的晶片廠商10年內不得在中國擴廠或設新廠,認為這可能讓晶片龍頭台積電非常痛苦,因為即使台積電不想去,美國仍設定讓台積電到美設立6座機能廠。他進一步指出,台積電認為赴美設6座機能廠難賺錢、且因要到台灣受訓半年,台積電不但要煩惱招工,還可能就此變成「美國人才培訓所」。

郭正亮:美國意在讓高階晶片市場「去中國化」

郭正亮分析,美方的目的其實就是讓高階晶片市場「去全球化」,更精準地說是「去中國化」,因中國14奈米以上晶片的技術已經追上,導致韓國晶片呈現入超,大量進口中國低價的中低階晶片,威脅到本土的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而美國高通也發現流失了大量中國的訂單,原因就在於中國在中低階晶片技術上的成熟。

郭正亮表示,對於這項晶片法案,台韓晶片廠商要注意的是,既不能與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交易高階晶片,也不能在中國擴廠和設新廠,就只剩下在非中國的地區進行高階晶片研發;而美國可能透過製程設備和軟體的壟斷,讓台韓不得不配了這項法案。但他也提到,中國的DUV(深紫外光微影製程)很快就會成熟。

除了520億美元補貼,郭正亮指出,晶片法案中還有2000億用於實驗室研發,如此大手筆有違美國以往的產業經濟邏輯。他解釋,以往美國都只補貼農業,頂多還有軍事;如今是賦予商務部無上的力量來操控晶片業,相當於「與政府勾結」,很難說不會有貪污腐敗的行為。

郭正亮直呼,美國由於對中國的恐懼,竟也開始施行國家資本主義,向中國看齊。而未來,他預估,在媒體發達的美國,恐怕會抱怨四起,為中央偏袒某幾家廠商而吵吵鬧鬧。

相關新聞影音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幕後》憂釀外溢效應!蔡英文急邀會商 林智堅不登記碩士學歷漸成黨內共識
相關報導》 歷史新新聞》中芯7奈米產品疑似抄襲台積電,其實2003年台積電就曾「甕中捉鱉」跨海對中芯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