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台灣「護國神山」成長記

台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商(Credit: Getty Images)
台積電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商

近來全球芯片供應緊張,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舉足輕重也更加凸現;而由台積電所開創的芯片專業代工的營運模式,更是徹底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面貌。

台積電的產品如今可以說是全球各地人們都離不開的。很多人或許沒有想過,大家用來閲讀這篇文章所用的手機或電腦,可能都含有台積電生產的芯片(晶片)。

同時在天平的另一端,即使是美國最新型武器、最尖端戰機,也會使用到台積電的芯片。

三年多前剛過而立之年的台積電,眼下已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名字如雷貫耳,身家比肩三星、騰訊、蘋果。

台積電TSMC是怎樣一家公司?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簡稱為台積電或台積公司。

1987年創立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台積電,發展30多年來已經成為全球芯片代工製造服務的龍頭,員工超過51000人,為客戶生產的芯片應用廣泛,包括電腦、通訊產品、消費性及工業用電子產品、行動裝置、車用電子等。

在全球互聯網和手機通訊發達的今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依賴芯片,台積電的先進制程技術領先全球,更是許多科技大廠不可或缺的芯片供應商。

由於需求增加,再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芯片產能,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灣的台積電在過去一段時間裏受到急需芯片供應的歐美日韓科技廠商的追捧,都希望能確保自己的芯片供應不成問題。

2020年疫情重創全球,台灣經濟卻逆勢成長,其中半導體產業是主因之一。甚至也有分析形容,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台灣的經濟命脈。

不難理解,在台灣,台積電為什麼被台灣人親切地稱呼為「護國神山」。

創始人:「半導體教父」張忠謀

張忠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開創全球芯片專業代工營運模式

說到台積電,就不能不提到被譽為台灣「半導體教父」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全球晶圓科技領域,提到Morris Chang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3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的張忠謀,幼年時因為戰亂而隨父母遷居多個地方就學,1949年,18歲的張忠謀離開中國赴美國就讀哈佛大學,後轉至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陸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張忠謀在回憶錄中說,自己在18歲以前已經逃難過三次,住過七個城市,換了十間學校,經歷過槍炮和轟炸,18歲進入哈佛,是唯一的中國人,一年中只有美國朋友,只用英文,幾十年後回頭看,「這是我一生最難忘、最興奮的一年。」

離開學校後張忠謀進入半導體產業,1958年進入德州儀器工作,他回憶說當時德州儀器是一家正值黃金時代的世界級公司,他在那裏與積體電路發明人基爾比(Jack Kilby)喝咖啡,談研究,眼見他發明積體電路,基爾比後來在200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德國儀器任職期間,張忠謀還重返校園到史丹福(又譯 斯坦福)大學讀博士,1964年,33歲的張忠謀獲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回到德州儀器任職。

台積電如何開創全新模式?

張忠謀在德州儀器一待就是20餘年,一直當到德州儀器集團資深副總裁,他非常熟悉半導體產業的運作,並相信半導體的未來趨勢將發生巨大變化,一條龍的垂直整合製造模式成本太高,半導體的設計、製造、封測和銷售將出現精密分工。

張忠謀1985年離開德州儀器和通用儀器等知名公司,從美國回到台灣擔任工研院院長。1987年,工研院和荷蘭飛利浦合資成立台積電,張忠謀擔任董事長兼CEO。

當時的半導體業界盛行垂直整合的生產模式,半導體公司設計自有品牌的芯片,並自己製造自己設計的芯片,還包攬製造後的測試封裝等工作。

但是張忠謀在台積電開創出晶圓專業代工模式,徹底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運作模式,也帶動新興的芯片設計公司,即所謂的「無廠半導體公司」,和晶圓代工公司彼此合作的新模式。

台積電模式的誕生,也讓張忠謀獲得半導體產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榮譽。

台積電的成功關鍵有哪些?

台積電專注生產由客戶設計的芯片,本身並不設計、生產或銷售自有品牌產品,這也確保了台積電不與客戶直接競爭的關係,也因此更能獲得客戶完全的信任。

但其實一開始,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張忠謀的創始之舉,大部分業界人士並不看好晶圓代工這條路,畢竟在他之前沒有人這麼做過。

英特爾
台積電籌備之初,張忠謀曾經找英特爾投資被拒絶

2021年4月,張忠謀在退休後難得的一次公開演講上透露,他在籌備要創立台積電之初,曾經找上英特爾投資,但當時英特爾是個人電腦PC產業的霸主,正值「黃金時代」,對晶圓代工沒興趣也不看好,拒絶投資。

張忠謀表示,英特爾當時不可一世,可能有一點看不起晶圓代工,但沒想到事隔30多年,晶圓代工模式會成為今日的主流,就連英特爾也宣佈要做晶圓製造服務。

英特爾新任CEO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2021年接受BBC採訪時表示,英特爾的確在近年來遭遇發展瓶頸,遇到了一個坑,但是英特爾過去在創新方面引領半導體行業20多年,未來也將努力重新站上領導地位。

不過英特爾對台積電的成功還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當時張忠謀雖然拿不到英特爾投資,但卻找到了英特爾高層和技術團隊,把他們請到了台灣對剛成立的台積電進行生產認證,爭取為英特爾代工產品。

據報英特爾技術團隊向台積電提出了200多個問題要求立即改善,張忠謀二話不說馬上著手推動改進,最終成功取得英特爾的認證和訂單,這筆訂單對台積電意義重大,意味著台積電在國際上獲得信賴,晶圓代工業務也開始高速成長。

回頭來說台積電成功的關鍵,除了這種業界其他人沒有的獨到眼光、創新技術和策略之外,張忠謀個人獨特的領導作風,以及他以世界級的格局來開創一家台灣公司,也是讓台積電能夠站上國際舞台的重要因素。

芯片
有些專家認為,芯片已經成為「現在的石油」,容易受地緣政治影響而觸發全球危機

台積電為什麼引發「芯片危機」擔憂?

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們居家工作、上課,對各類電子通訊產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這情況下芯片也奇貨可居,成為稀缺熱門商品,「芯片荒」影響全球各類製造業。

以台積電為代表的台灣芯片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產業的戰略焦點。根據2021年初的數據,台積電市值達5509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大公司,超越美國英特爾及韓國三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台積電的成功及其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主導龍頭地位,在創造出令台灣人引以為傲的「台積電奇蹟」和被譽為「護國神山」之外,在國際上也引發另一種關注。

有部分意見擔憂地緣政治有可能觸發全球「芯片危機」,就如同過去的石油危機一樣。

產業分析師格林(Rory Green)對BBC表示,半導體就好像是新的石油,對數字化的經濟和社會不可或缺,也成為世界強權彼此競爭都想要掌握的戰略物資,一旦出現利益對撞就可能會爆發衝突或混亂。

下一個「台積電」會是誰?

對此,美國政府已經開始進行補貼推動半導體在美國製造以降低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但沒想到台積電也從中獲利,因為計劃在亞利桑那州設廠而獲得美國聯邦補助款。

英特爾也有意趁此機會迎頭趕上台積電,但熟悉市場人士認為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本土創建的半導體產業在政府補貼下,最大的中芯國際也只能製造落後於台積電兩代的芯片。

2021年4月,張忠謀在同一場演講上說,美國靠補貼推動半導體在美國製造,長期來看製造成本仍高於台灣,而中國半導體製造技術落後台灣5年以上,短期內不是競爭對手,台積電真正的對手是南韓三星,因為其優勢和台灣相似。

至於為什麼會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張忠謀也表示,台積電創新了半導體產業的商業模式,半導體這個東西對全世界都重要,而且台灣具備有特殊優勢。

那麼台灣還會有下一個護國神山嗎?張忠謀說,「我找到了一個晶圓製造,幾十年了我沒有再找到過,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