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日韓聯手 晶片聯盟舉行正式會議

台美日韓晶片四方聯盟正式會議16日登場,聚焦建立「早期預警、互相提醒」機制,強化供應鏈韌性。經濟部官員今天表示,台灣在會中提出,半導體是長而複雜的供應鏈,除製造端預警,建議機制要納入材料、設備等不同面向。

對於媒體報導台美日韓晶片聯盟正式會議,外交部今天回應,由美國主導的「美國-東亞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工作小組」(Fab 4),在去年9月間召開首次預備性視訊會議後,經過多月來的多次協調,在今年2月16日,進行工作小組的首次資深官員視訊會議。與會四方在會中的討論重點,主要聚焦在如何維持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以及探索各方未來可能合作方向。

經濟部官員今天接受電訪表示,經濟部方面,由貿易局作為發言代表,會議歷時約1個小時,主題是討論供應鏈的「早期預警機制」(early warning system)。美方於會中提到,台灣、美國、日本、南韓皆在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台、韓為製造主力,美國掌設計、設備優勢,日本優勢則在材料方面。

經濟部官員說,建立早期預警機制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希望避免先前的車用晶片荒、COVID-19疫情間供應鏈亂流等,再次發生;未來各國透過官方對話,讓彼此知道,供應鏈下個階段可能會面臨何種問題。

經濟部官員提到,事實上,製造仰賴前端的設備、材料,以及後端的消費市場、景氣變化,這些都會對台灣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台灣代表在會中提出,半導體是「長而複雜」的供應鏈,不能只討論製造端的預警,建議擴大半導體早期預警機制,納入材料、設備等不同要素。有了早期預警機制,官方建立起交換意見的管道,這對台灣業者、乃至整個供應鏈而言,都是有利的。

經濟部官員進一步說,這次會議沒有觸及出口管制,以及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前次(去年9月預備會議)就有討論到「供應鏈韌性」將是對話主軸,美方這次更加具體化,提出了建立「早期預警、互相提醒」的機制,日、韓也給予正面回應。

外交部表示,台灣是印太地區重要成員,更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扮演關鍵角色,與區域各國具有深厚的經貿互動關係。外交部將持續與國內政府相關部門密切協調,並且與區域間理念相近國家共同合作,為區域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責任主編:莊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