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股市高檔震盪 A股中場休息 還有哪個市場最吸引北京、上海機構法人的目光?

為了準備預算,到北京、上海的保險和銀行跑了一圈做調研,大家對來年偏好不一,但有一個共同點,每一家都問:你們有港股通的產品嗎?也就是說,「港股」是大陸機構資金投向的共識。

過去幾年南下港股的產品推的挺辛苦,問他們為什麼現在要看港股?都跟我說「比A股便宜」。但是港股的本益比(PE)低於A股也不是今年才有,為什麼這次不一樣?

因為A股上漲了一大段,有成長動力如消費、醫藥、科技股的本益比也都上漲的快,加上港股通這一通道可以投資的個股持續增加,額度放大,A股與港股定價系統終於要走到一起了,這也推動南下資金已經數周淨流向港股。

去年香港社會動盪影響到港股地位受到挑戰,本專欄從歷史沿革分析得出,港股自此以後定義為A股的國際板,一年多過去趨勢更加確定,香港市場有幾個結構性變化,已經形成。

港交所與時俱進,採取更為包容的上市規則,爭取中國企業從美國回籠上市,阿里在港二次上市後,其在香港的成交規模已經相當於美國部分的16%。

A股港股定價一體化,隨著港股通這一通道放寬,估值落差水位會快速拉平,科技戰成為中國新經濟企業募資的主力,中國需要資金為科技戰添柴火,不可能只靠人行印鈔票,更需要承接美國聯準會大放水的容器,港股承擔最重要任務。

從「十四五規畫」內涵看 10月的A股重心還是在科技股

同時香港也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理財中心,大陸南下資金每年有數千億元港幣,南下資金累計流入達1.3兆元人民幣,目前平均成交占比18%、持股占比3.79%,成為港股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

A股現在中場休息時間,是件好事。前一段領漲的科技、消費、醫藥股,本益比上升迅速,大資金包括保險、基金、外資都在平衡部位,把獲利高的、貴的清一清,所以部分資金跑到香港去了,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對於接下來的成長預估變得保守,所以本益比下不來。美國對華為、中興通訊繼續制裁,科技股下調也反映了對於華為應付美國制裁的不放心。

然而,10月份還是要重視A股的科技板塊(類股)。10月中下旬19屆五中全會討論劃時代的“十四五”規畫,核心是科技規畫,這是大勢所趨,畢竟這已經是戰爭狀態,打的就是科技戰,國家資源主力投在這裡。在這當口股票市場會出現風險偏好提升,突擊的方向還是科技股。

新股發行註冊制落地之後,現在一周發行10多檔股票,一年有500家到600家新的上市公司掛牌,市場也能接住了;另一方面,傳統的貨幣增量去處是房地產,經過近年的連續政策收緊,土地債務被壓下來,不再是無序膨脹。

今天的資本市場改變了中國經濟轉型生態,社會資源配置從金融地產向新型資本形成(技術資本、智力資本、知識資本)轉移,社會的財富觀也在變化。

不論誰當選總統 中美仍會繼續對抗

即將在A股和H股掛牌的螞蟻金融,招股說明書中的募資市值2250億美元,要超過中國平安、建設銀行,僅次與宇宙行工商銀行,這是一家才16年的公司,也是中國新資本結構的新頁。

五中全會之後,就等美國選舉結果落槌,我和幾家券商的首席經濟學家談過,這個圈子裡的人其實很淡定,看法也漸漸趨同。不管誰當選,中美會繼續對抗,川普走單邊主義,反正已經撕破臉,還容易對付些;民主黨是多邊外交主義,會是笑面虎策略,不好對付,會更長期對峙。我覺得這是很準確的評估。

中國官方感覺是分兩路進行,媒體上看到跟美國互噴口水的是給央視、人民日報觀眾看的,另一面姿態很軟,積極找尋各種給老美甜頭的路徑,智慧財產權、技術轉移等都大讓步,畢竟現在還是仰賴美國的技術多些。

外交上也是這樣,中國外長在歐洲一路挨白眼,換老大出訪,那應該是要帶禮物給歐盟更多開放利益去的,對歐洲大撒幣應該很有看頭。


更多今周刊文章
大蒜飆到「天價中的天價」!專家揭「保存秘訣」,這樣做最久能放半年
去Costco購物,絕對稱不上節省!2個案例看懂:你以為的省錢,90%掉進了「划算」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