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台日關係史上最好?陳以信列舉「這些指標」:口頭外交對實質利益有限

蔡政府步入第2任期,在對外關係上表示,目前的台美、台日關係均屬「史上最好」,但應該如何看待當前台灣與美、日等具體指標?國民黨新科不分區立委陳以信分析,應從互訪層級、簽定協議、設立辦事處等方向來一一檢視,最為具體,他直指民進黨主政下與美、日間的「口頭外交」,為台灣爭取的實際利益有限。

將身兼國會外交與推動國民黨「政黨外交」雙重任務的陳以信,如何看待馬、蔡政府的外交政策差異?陳以信2月28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分析,民進黨政府常說,目前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候,通過《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台北法案》等等,但美國國會支持台灣力量一直都很大,是長期經營結果,不只是民進黨功勞,許多參眾議員在擔任助理或地方政治人物時,就已跟台灣有很深接觸,因此國會提出法案時,獲得2、3百票甚至無異議通過,是包含台灣朝野、以及海外台灣人長年在美經營出來這些支持台灣的力量,我們也對美國國會支持台灣的力量予以感謝。

對台貿易談判依舊在 「不能過度認為能改變美行政部門對台政策」

至於蔡政府任內,台美實際關係是否突破?陳以信表示,傳統上像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美國不會邀請正式訪問,《台灣旅行法》後,目前也尚未看到實際突破。這次準副總統賴清德訪美,美方認知是民間單位邀請的民間參與者,未違美方「一個中國」政策,當然這是史無前例,我們也很開心有這樣的政治人物訪美,但對美而言,並未認定獲邀者的官方政治身分。

20200205-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中)以個人身分訪美。(取自賴清德臉書)
20200205-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中)以個人身分訪美。(取自賴清德臉書)

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中)日前以個人身分訪美。(取自賴清德臉書)

陳以信舉例,在馬政府時期,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曾正式訪美,當時沒有張揚,但突破6位首長直接訪美的限制,目前蔡政府沒有發生;另一個指標,則可看美國內閣成員有無訪台。陳以信指,馬政府最後兩年有內閣閣員訪台,包含環保部長吉娜麥卡馨(Gina McCarthy),當時沒有《台旅法》、《台北法案》時都已做到。

陳以信強調,當然必須感謝美國國會的善意,但實際上,美國對台政策由行政部門控管,「行政部門覺得可以做的,國會不用授權,其實都可以做了,《台灣關係法》已有空間;行政部門覺得不能做的,國會再怎麼給它建議,也不會做」,他表示,國會的善意,不能過度去認為行政部門能改變美國對台政策。

陳以信對比美國行政部門,對台灣的重視還是有部門上的差別,國務院、國防部對台灣了解最多,後者代表在安全層面上,美方對台善意加強;但商務部、貿易代表署、農業部等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不管是對台貿易談判,如鋼鐵、鋼鋁反傾銷稅課徵,美豬美牛進口議題上並未鬆綁,「台美關係民進黨一直說史上最好,但都好在嘴巴上,實際意義不是很明顯。」

《台灣關係法》立法40周年,總統蔡英文出席「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揭牌典禮」,台美關係創下新里程碑。其前身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郭晉瑋攝)
《台灣關係法》立法40周年,總統蔡英文出席「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揭牌典禮」,台美關係創下新里程碑。其前身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郭晉瑋攝)

《台灣關係法》立法40周年,總統蔡英文出席「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揭牌典禮」,台美關係創下新里程碑。(資料照,郭晉瑋攝)

台美關係只能「好在嘴巴上」 關鍵在於川普主政下的美中局勢

陳以信也分析,現在「好在嘴巴上」的背後關鍵,是當前美中局勢跟當時不同,馬政府時期歐巴馬的美中局勢是「合作大於競爭」;美方也期待看到兩岸之間和平穩定,美中台3方良性循環,時任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 副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國安會亞太事務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都做過這樣表示。

但目前川普主政下的美中局勢是「對抗競爭大於合作」,對台灣的承諾、行動的增加,不是考慮到台灣需要,而是美中對抗格局。「台灣得到一個錯覺,覺得美方對我們特別關心,B-52飛來飛去,但這也是一種風險」,陳直指,不乏曾主導美國對台政策的官員對他表示高度憂心,覺得台海目前是最危險的時候。

前白宮御醫傑克遜最大遺憾是未能幫美國總統川普瘦身(AP)
前白宮御醫傑克遜最大遺憾是未能幫美國總統川普瘦身(AP)

陳以信直言,川普主政下的美中局勢是「對抗競爭大於合作」,對台灣的承諾、行動的增加,只是美中對抗格局。(資料照,美聯社)

台日關係 陳以信問「是否有具體進展?」

另一方面,陳以信分析,台日間也出現類似狀況。回顧2011年東北大地震後,台灣對日本很多捐助,台日關係升溫;ECFA簽訂後,兩岸經濟整合,日本則因釣魚台事件在陸遇上反日風潮,台灣成了日本想進入大陸市場的橋梁。

當時,馬政府與日本簽訂台日的雙邊投資保障協定;接下來經歷釣魚台事件後,隔年也簽下《東亞和平倡議》、《台日漁業協定》,這也是台日之間幾10年來的重大突破,後面雖有紀念二戰70周年、要求向慰安婦道歉、核災5縣市食品管制等事件,但台日交流仍有顯著成績。

蔡英文兩次總統大選前都曾訪日,圖為2011年訪日會見安倍晉三。(中評社)
蔡英文兩次總統大選前都曾訪日,圖為2011年訪日會見安倍晉三。(中評社)

蔡英文兩次總統大選前都曾訪日。但陳以信問「是否有具體進展?是否簽署協議、雙邊互訪層級提高,或設了什麼處嗎?」(資料照,中評社)

陳以信對比,蔡政府上台後,想在台日關係上創造與安倍政府「眉來眼去」的感覺,也派了有留學經驗、且在國內政治份量重的謝長廷出任代表,日本政界正面看待,「但台日之間是否有具體進展?是否簽署協議、雙邊互訪層級提高,或設了什麼處嗎?」馬政府時期則設立駐札幌辦事處。

「民進黨讓兩岸關係和台美關係嚴重失衡」

陳以信說,不管是台美、台日關係,民進黨政府「嘴巴說(與美日)關係很好、感覺很麻吉」,但這種「口頭外交」,為台灣爭取到的實際利益有限。

陳以信認為,國際局勢瞬息萬變,西太平洋是最不穩定的地區,今天美中採取「競爭大於合作」,明天可能因為肺炎疫情、北韓軍事緊張,或俄羅斯有什麼動作等因素而改變,地緣政治是不穩定的,國家策略會雖時調整,「今天(美中)不對盤時,台灣很有戰略價值;明天他們對盤了,又被丟到旁邊」,因此他認為,國家利益掌控者,不能把國家利益綁在一時之間,局部、策略對峙的狀態下,應採取能長治久安、平衡穩定,可操之在我的情況。

20200228-總統蔡英文28日出席「二二八事件73週年中樞紀念儀式」。(顏麟宇攝)
20200228-總統蔡英文28日出席「二二八事件73週年中樞紀念儀式」。(顏麟宇攝)

陳以信說,不管是台美、台日關係,民進黨政府「嘴巴說(與美日)關係很好、感覺很麻吉」,但為台灣爭取到的實際利益卻有限。(資料照,顏麟宇攝)

陳以信指出,民進黨目前讓兩岸關係和台美關係嚴重失衡,高度跟美中對抗綁在一起,對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和意願降到最低,這是完全沒有避險的國家戰略,現在走的,是一個最危險、最不避險、失衡的國家戰略,縱使一時之間配合美中對抗的國際氣氛,但中長期仍可能導致台灣利益喪失,戰略思維空間減少的風險。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短短1年高雄人對韓國瑜「由愛生恨」?答案讓謝金河直呼太妙!
相關報導》 轟口罩「變薄還變貴」引論戰 獸醫師:你們只想買到口罩,我們是為開刀動物的安全

更多政治相關新聞
平平機要…韓秘書4萬6 網:顏色最重要
不滿韓失言 前高雄官員:這人懂什麼?
看不慣傅崑萁黨籍案爭吵 蔡大砲開火
最冷黨主席補選 郝江誰勝出取決於這個
包機卡陸嗆蔡政府 綠委提「自行回台」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