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看民視/封關前萬五關卡情怯!專家曝操作2原則
財經中心/李明融報導
距離台股農曆新年封關僅剩4個交易日,台股今天(12日)開高走低,早盤一度站上14800點,創近一個月新高,不過隨後大盤走低翻黑,終場下跌19.8點,跌幅0.13%,收在14731.64點,成交量為1474.6億。對此,分析師周宛瑩表示,封關前萬五關卡情怯,震盪加劇恐限制買盤追價力道,建議投資人「縮短操作週期」、「來回區間操作」原則為主。
財經中心/李明融報導
距離台股農曆新年封關僅剩4個交易日,台股今天(12日)開高走低,早盤一度站上14800點,創近一個月新高,不過隨後大盤走低翻黑,終場下跌19.8點,跌幅0.13%,收在14731.64點,成交量為1474.6億。對此,分析師周宛瑩表示,封關前萬五關卡情怯,震盪加劇恐限制買盤追價力道,建議投資人「縮短操作週期」、「來回區間操作」原則為主。
台北外匯市場今(4日)獨家開市,受到美國公布1月失業率創53年新低,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恐持續升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一開盤就重貶1.4角,收盤收在29.9元,貶1.8角。學者分析,重貶主要受短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決議升息 1 碼,再度放慢升息腳步,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陶冬說,Fed「打左燈、向右轉」,上演一齣鷹派減碼,且他預料央行官員今年不會調降利率。
[周刊王CTWANT] 本周五(3日),美股三大指數低開後經歷過山車行情,雖然盤中一度轉漲,但午後再度回落。截至收盤,道指跌0.48點。 引發美股巨震的主要原因是就業市場超預期火熱。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1.
聯準會首度透露升息已近尾聲,過去五次歷史經驗顯示,特別股在升息告終後一年內的投資報酬率上看18%。富蘭克林投信今(4)日建議投資人,特別股在升息末段,具有表現機會與空間。今年不妨增加投資特別股基金投資比重,不僅可增加股息收益率、更有助分散與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111年11、12月期統一發票完整中獎清冊今(3)日公布了,財政部統計,這次共開出15張特別獎(新台幣1000萬元)及14張特獎(200萬元)中
台積電(2330)ADR昨天又大漲2%,但今(3日)天現股只漲了2元收542元,溢價空間愈拉愈大,為何護國神山在台股就是「吃不開」?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那是因為台積電「運氣不好」遇到三個坎,但他很樂觀認為,下周一(2月6日)就有機會看到像樣的補漲走勢。
國票金(2889)2022年自結盈餘,累計全年稅後盈餘12億8,798萬元,每股稅後盈餘0.41元,截至2022年12月底每股淨值10.62元。國票金成立來首度辦理3億股現金增資已順利完成,總計募資金額30億元,增資後國票金控雙重槓桿比將由123%降至113%,負債比將由23.73%降至13.53%,財務結構大幅改善且優於金控同業平均。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銀行方面表示,美股漲勢已經過頭,如果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崩潰,投資者將面臨殘酷的大跌。 由Michael Hartnett領銜的美國銀行策略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風險在於未來幾個月通膨再次飆升,且美國經濟繼在2023年前六個月保持韌性後,在下半年陷入更深層的衰退。 這項報告引述EPFR Global數據指稱,過去四週全球股票基金共流入447億美元的資金。得益於通膨降溫跡象、對中國經濟重開的樂觀情緒以及對經濟放緩將迫使全球央行暫停升息的市場預期,股市自2023年初以來上漲。 一些華爾街大型銀行的策略師與Hartnett持相同觀點。摩根士丹利的Michael Wilson稱競相追漲的投資者將感到失望,因為他們正直接與聯準會唱反調。摩根大通的Marko Kolanovic表示,在股市上漲之際,經濟卻邁向衰退,這必然會產生衝突。
高息低波ETF在去年台股大跌頹勢中表現相當亮眼,真正做到抗跌、跟漲的特性,若加計過去5年的股利及資本利得,累積總報酬率超過60%,完全不輸其他股票型ETF。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受到農曆年節過後,貨物量不多影響,SCFI貨櫃運價指數再度走跌!根據今(3)日出爐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下跌22.86點至1,006.89點,週跌幅2.21%,面臨千點關卡保衛戰,扣除農曆年休假期間一週未公布,指數連續四週下跌;跌幅也較農曆年前1月20日的跌幅0.16%擴大,其中歐洲航線跌破千美元大關。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961美元,較前一週下跌53美元,跌幅5.22%;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1,754美元,較前一週下跌629美元,跌幅3.41%;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1,363美元,較前一週下跌40美元,跌幅2.85%;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2,706美元,較前一週下跌77美元,跌幅2.76%。 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20呎櫃)較前一週下跌8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較前一週下跌14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則較前一週下跌4美元,跌幅2.59%;至於遠東到韓國則較前一週下跌12美元。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大陸解封將帶動需求成長,剛性補庫需求出現,加上主要央行預期通膨逐季降低,升息速度放緩,儘管農曆春節淡季買盤清淡,台塑(1301)主要產品PVC、PE、PP、EVA等報價年初至今全數呈現上揚,顯示台塑營運谷底已過,不僅第一季有機會轉虧為盈,上半年也有機會回到正常獲利水準。 台塑去年第四季每股虧損1.15元,不論是季對季、年對年均呈現由盈轉虧,不如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需求急凍,石化產品供過於求,主要產品PVC、EVA在去年第四季均價分別季減17%~25%,此外,因轉投資台塑化(6505)仍處虧損、台塑美國獲利下降亦使業外收入不如預期。不過,PVC報價已由去年11月低檔至年底反彈15%,主要即反映廠商減產停工及剛性補庫需求出現,行情得到支撐下,認為台塑近期營運谷底已過。 台塑認為,2023年雖然俄烏戰火未歇,且全球多數央行維持高利率,加深經濟下行風險,依IMF預測,全球經濟成長率由2022年3.2%下滑至2.7%,為2001年以來最疲弱成長,惟近期歐美高通膨似已觸頂,能源、海運物流費用、房地產及租金等價格下跌,主要央行預期通膨逐季降低,升息速度放緩,金融緊縮壓力不致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導線架業者長華科技(6548)今日公佈自結之2022年第四季營運成果,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3.9億元,以每股面額0.4元之股數計算,相當於賺進1.05個資本額,而合計2022年全年,則賺進逾7.5個資本額。 長科*第四季成績單,單季合併營收為33.38億元,高於先前法說會預估30.9億元到32.5億元的目標;毛利率為28.1%,符合法說會的28%到30%目標區間;營益率為18.6%,低於法說會預期的19.5%到21.5%;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3.9億元,以每股面額0.4元之股數計算,每股稅後盈餘0.42元,相當於賺進1.05個資本額。 與上季相較,長科*2022年第四季合併營收減少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下滑58%。與2021年同期比較,2022年第四季合併營收減少9%,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則下滑34%。 在重要比率方面,長科*第四季毛利率為28.1%,比上季下滑3.4個百分點;第四季營益率為18.6%,比上季減少3.9個百分點。與2021年同期比較,2022年第四季毛利率下滑5.9個百分點,營益率降低2.3個百分點。 就2022年業績表現來看,合併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大廠南電(8046)受產業庫存調整及春節連假較早影響,2023年1月自結合併營收41.05億元,較去年12月57.44億元減少達28.52%、較去年同期52.4億元減少達21.65%,降至2021年5月以來近20月低點,仍創同期次高。 南電預計2月底公布2022年財報,第四季自結合併營收177.04億元,季增2.96%、年增達19.83%,連3季創高。美系外資預期,產品組合優化可望帶動毛利率續揚再創高,稅後淨利估約53億元,季減3%、年增50%,改寫歷史次高,全年可望賺逾3股本。 展望今年首季,受ABF載板價格下滑、BT載板需求及價格同步疲弱拖累,美系外資預估南電首季營收將季減約21%、年減3%,降至近1年半低點。毛利率估降至36.9%,使稅後淨利季減29%、年減3%,降至近5季低點。 美系外資目前預期,ABF載板今年將供過於求達約12%、2025年擴大至約15%,較先前約10%、14%預期擴大。BT載板因需求疲弱,預估首季售價季減幅度將高於先前預期的5~10%,南電因BT載板貢獻營收約26%,受價量俱疲影響較大。 考量ABF和BT載板需求
采鈺(6789)去年下半年受CMOS影像感測器(CIS)市場需求低迷及庫存去化影響,去年12月合併營收月減12.7%達5.74億元,較前年同期減25.9%,去年Q4合併營收季減13.5%達19.16億元,較前年同期減19.6%,累計去年合併營收90.77億元,較前年增0.5%,年度營收改寫上市後歷史新高。
庫存飆破新高,聯發科(2454)去年第四季獲利大減4成,每股獲利降至11.66元,創7季來新低,但全年營收繳出11.2%衝破5000億元,每股獲利74.59元雙新高,毛利率49.4%的成績。展望後市,
【時報-台北電】生技股新春大報喜,統計1月以來,至少18家生技公司發布重大的藥證、臨床、查廠過關等利多消息,加上新任閣揆陳建仁的生技專業背景引來想像,激勵生技類股成為盤面主流,包括藥華藥、泰博、美時、智擎、合一、浩鼎等個股,有機會領軍上攻。 另外,由廣達、晟德、趨勢科技、安基投資的長佳智能,預計3月初轉上櫃,2月7日至9日進行競價拍賣。法人認為,長佳已取得6張FDA與10張TFDA的核准函,並與淡馬錫旗下投資公司轉投資的腎臟病醫材公司,簽訂技轉與合作開發計畫,該合約不含衍生利益金高達3,722萬~3,812萬美元,第一筆款已入帳,具備業績題材與高額技轉金收入,可望為競拍奠下利基。 新春以來,生技股利多連發,國光生旗下安特羅取得腸病毒71型疫苗台灣藥證、合一糖足潰瘍新藥通過新加坡審核;學名藥廠龍頭獲利較勁激烈的美時和保瑞,治肺癌和胃食道逆流藥也分別拿到進軍美國市場的門票;漢達的多發性硬化症新藥也上市開賣,都為2023年的業績添加成長力道。 而藥華藥、泰福查廠過關,智擎一線胰臟癌新藥全球樞紐性臨床結果達標,逸達、仁新新藥將進入三期臨床,北極星肺間皮癌新藥將與FDA進行藥證申請前會議,台耀子
【時報-台北電】台股金兔年開紅盤首周氣勢如虹,啟發投顧分析師趙彭博指出,台股上周突破年線15,337.62點,土洋法人也在農曆年後展開連買,技術面、籌碼面均具優勢,投資人可布局1月營收績優股。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百達-KY(2236)、鴻名(3021),再選入光鋐(4956)、華經(2468)與亞力(1514)。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符合市場預期,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至4.5%~4.75%,為2007年10月來最高水平,也是Fed自2022年3月來第八次升息。而Fed將根據升息累績影響及經濟發展,訂定未來升息範圍,暗示可能將在某個時間結束升息,或轉向連續小幅升息。 市場認為,Fed逐漸轉為鴿派立場,故美股四大指數在升息幅度確定當日全數上漲;反觀台股,加權指數1月30日開紅盤日隨即暴漲560.89點,單周也勁揚669.73點,收在15,602.66點。 展望後市,加權指數在上周順利攻克年線15,337.62點,且單周最高點更已來到15,617.73點,且就技術面觀察,月、季線及半年線也呈現多頭排列。至於籌碼面,外資、投信在春節長假後均連續買超,為台股注入豐沛的資金活水。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指出,隨著聯準會升息循環接近尾聲,進而推升亞幣升值,推估亞幣匯率今年平均約有 4% 的升幅,但新台幣與韓元則受出口等經濟數據疲軟拖累,升幅有限。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去年第四季毛利率為48.3%,季減1個百分點,單季淨利185.14億元,季減40.4%,單季每股淨利11.66元,累計2022年每股淨利74.59元,聯發科去年營收與獲利,同步創下年度歷史新高。 聯發科2022年第四季營收1,081.94億元,較前季減少23.9%,較2021年同期減少15.9%,主要因客戶庫存調整。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淨額為5,487.96億元,較前一年成長11.2%。 去年第四季營業毛利522.61億元,較前季減少25.4%,較2021年同期減少18.1%。毛利率為48.3%,較前季減少1個百分點,較2021年同期減少1.3個百分點,主要因產品組合變化。聯發科2022年全年營業毛利為2,709.04億元,較前一年增加17.0%。全年毛利率為49.4%,較前一年增加2.5個百分點。 至於聯發科去年第四季營業費用為341.75億元(佔營業收入31.6%),前一季營業費用為370.41億元(佔營業收入26.1%),第四季營業費用較前季減少,主要因依據銷量及獲利認列之相關費用減少。2021年同期營業費用為341.0